東亞同文書院對華經濟調查資料選譯(1927~1943年)·金融卷
定 價:12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1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周建波 張亞光 李軍 胡竹清 著
- 出版時間:2020/9/1
- ISBN:9787520150309
-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F129.6
- 頁碼:500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32開
日本的對華調查可以分為官方調查和民間調查兩大類。官方的調查主要是以外務省、農商工省、軍部為代表。民間調查的主體非常復雜,有日本國內的工商機構及其派駐中國的各類調查機構、調查員,還有在華扎根的日本團體。在日本眾多對華調查機構中,北部的在大連的滿鐵調查部和南部的上海東亞同文書院是這兩類調查中很有代表性的兩大機構。日本在上海設立的東亞同文書院對華調查堪稱其民間調查的典范,這些調查持續(xù)時間之長、調查內容之深,堪稱日本民間對華調查之最。研究這些調查不僅可以為研究中國近代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提供大量的珍貴史料,更可以為我國研究日本調查中國的方法、方式、手段提供借鑒,并進一步為中國研究日本提供借鑒。本卷為金融卷,主要包括反映時代和區(qū)域特點的金融調查報告。
譯者前言
《東亞同文書院對華經濟調查資料選譯(1927~1943年)·金融卷》是“東亞同文書院對華經濟調查資料選譯”系列叢書的第一冊,此后還會陸續(xù)推出商業(yè)流通、物產資源等方面的資料選譯。
東亞同文書院是東亞同文會最主要的事業(yè),而東亞同文會在日本的近代史上聲名顯赫。東亞同文書院在華辦學近半個世紀,培養(yǎng)了四千名左右畢業(yè)生。這些學生在日后的中日關系各個領域發(fā)揮了相當突出的作用,甚至他們的影響在中日邦交正;^程中都有所展現。位于東京的霞山會和位于愛知縣的愛知大學作為東亞同文會遺產的主要繼承人,至今保留著對東亞同文會系統(tǒng)各組織的研究傳統(tǒng)。
本冊選譯的資料主要是從國家圖書館于2016年出版的《東亞同文書院中國調查資料手稿叢刊》(全200冊)中選取部分內容翻譯而成。國家圖書館出版的這一部分調查手稿主要是東亞同文書院中后期對中國的調查成果,時間是1927年至1943年。這一時期是中日兩國關系從緊張到全面惡化的轉變時期,通過這些調查報告我們可以了解這一時期中國各方面的經濟狀況,尤其是日占時期淪陷區(qū)的金融狀況。
實際上,從“九·一八”事變之后,東亞同文書院在中國的調查就已經受到明確限制,所以調查在時空分布上并不均勻!熬拧ひ话恕笔伦冎暗馁Y料比較完善,區(qū)域分布幾乎在整個中國,“九·一八”事變之后到1937年調查報告主要是在中國的東北地區(qū),代表性不強。1938年以后,調查幾乎只在日占區(qū)進行。較連續(xù)的調查為今天我們了解前后變化的實況提供了頗有價值的史料。
在翻譯內容的選擇上,我們盡可能挑選能夠反映時代和區(qū)域特點的金融調查報告,尤其是注重能夠反映區(qū)域中心狀況的金融調查,如上海、香港、天津、武漢、青島這些大城市的調查。報告中當然也涉及這些城市腹地的金融狀況,以及以這些城市為中心構成的金融網絡。
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基本上保留了原文的內容和行文格式,只對個別文字表述、數據呈現形式進行了......
李軍,男,1974年生,現為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2015年12月畢業(yè)于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2013年—2014年在日本愛知大學攻讀博士雙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近代中日經濟史。
太原、大同、張家口、石家莊的金融狀況/001
膠濟、津浦北段金融調查/079
天津的錢莊/134
上海錢莊調查/169
以上海為中心的最近的白銀問題/223
以上海為中心的中國財閥的研究/249
華興商業(yè)銀行/281
廣東的貨幣金融/332
香港的貨幣金融調查/377
山東貨幣金融狀況/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