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地理學(第八輯)》收錄中國文學地理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20余篇,包括《十六國北朝時期河西儒學的師承關系》《論美國華裔小說中的唐人街書寫——以湯亭亭的小說為例》《論美國華裔小說中的唐人街書寫——以湯亭亭的小說為例》《地理感知、文學創(chuàng)作與地方文學》等等,文獻資料豐富,論證嚴密,新見迭出,行文規(guī)范,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于推動文學地理學的健康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曾大興,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文學地理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文學地理學會會長、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及廣州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詞學、文學地理學與嶺南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柳永和他的詞》《詞學的星空》《20世紀詞學名家研究》《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文學地理學研究》《氣候、物候與文學》《文學地理學概論》《嶺南文化的真相》等。
夏漢寧,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江西省政府文史館館員。中國文學地理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江西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江西省文藝學會會長等。著有《宋代江西文學家考錄》《宋代江西文學家地圖》《北宋江西籍進士考錄》《南宋江西籍進士考錄》《宋代江西籍進士地圖》等。
李仲凡,陜西安康人,陜西理工學院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文學地理學會常務理事,陜西省漢中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及文學地理學研究。發(fā)表論文4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學地理學基礎理論問題研究”1項,作為首參與人參與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參與1項教育部項目,主持并完成1項教育廳重點研究基地項目。
文學地理學基本理論研究
地理學想象、可能世界理論與地理批評
語言的空間性——關于文學本體論的思考
文學地圖繪制的相關問題
文學景觀三題
中國文學地理
十六國北朝時期河西儒學的師承關系
南宋交聘行記中的北方城市映像
抗戰(zhàn)期間易君左的“西北壯游”及其文學書寫
晚唐詩人商於古道的書寫及意義
論范成大地理詩的敘事性
李白詩“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現(xiàn)地研究
建炎間李清照避兵行跡
東南社會與現(xiàn)代文學的“革命地理學”
從“他者”到共同家園——以唐宋筆記為中心的嶺南西道(廣南西路)考察
明清小說西南形象“套話”的建構(gòu)及文學意義
域外文學地理
論美國華裔小說中的唐人街書寫——以湯亭亭的小說為例
流動的居所——華茲華斯《序曲》長詩的地理空間與主體建構(gòu)
碩博論壇
地理感知、文學創(chuàng)作與地方文學
論漢賦作家的地理分布
學科建設動態(tài)
中國文學地理學會第八屆年會暨第三屆碩博論壇召開
文學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綜述
文學地理學學科初步建成的標志性成果——曾大興《文學地理學概論》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