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兒童心理治療的基礎,也是治療師與兒童溝通的重要媒介。
在本書中,肯尼思·巴里斯博士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種與兒童及其家庭進行治療性工作的整合性框架:將心理動力學觀點的精華與近年來神經(jīng)科學、依戀研究、認知行為療法以及系統(tǒng)化視角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相整合。
心理學和神經(jīng)科學在情緒研究方面的*新進展為我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角,有助于我們理解兒童的情緒和情緒發(fā)展。在此基礎上,巴里斯系統(tǒng)地闡述了如何聚焦于兒童的情緒開展治療,其中包括積極情緒的促進和維持作用、如何用修正后的視角看待童年期的良性發(fā)展和病理性發(fā)展、對治療過程不同階段的新理解,以及解決一些長期存在的臨床問題的有效策略。
		
	
贊譽
致謝  
引言:為何談情緒 
童年期的正常發(fā)展和病理性發(fā)展
第1章 情緒和情緒的發(fā)展 /  2
情緒:基本原則 /  2
情緒、需求和自我 /  7
興趣 /  8
羞恥感和自豪感 /  11
焦慮 /  15
憤怒 /  17
悲傷 /  19
注釋 /  22
第2章 童年期的良性發(fā)展和病理性發(fā)展:一般理論 /  25
良性發(fā)展:復原力和積極預期 /  25
情緒復原力是如何發(fā)展出來的 /  29
依戀和交互修復  /  29
肯定 /  31
縱向研究的經(jīng)驗教訓 /  33
注釋 /  38
第3章 病理性發(fā)展理論:簡要回顧 /  40
精神分析理論:經(jīng)典模型 /  41
精神分析理論:發(fā)展和人際模型 /  42
認知和行為模型 /  44
情緒調節(jié):新的共識 /  45
注釋 /  48
第4章 童年期心理病理:惡性過程和修復過程 /  50
修復的視角 /  50
意志消沉 /  53
違抗 /  55
惡性循環(huán) /  57
沖突的作用 /  57
注釋 /  58
治療過程
第5章 治療過程:回顧 /  62
回顧:基本模型 /  62
投入 /  63
理解 /  63
理解情緒:共情的作用 /  66
理解和行動:兒童的防御 /  67
父母指南 /  68
診斷和評估:必要的診斷性問題 /  69
注釋 /  75
第6章 治療性投入 /  76
積極情感:理論和研究 /  77
興趣和積極情感分享 /  79
地板時光 /  81
被聽見 /  87
分享 /  90
注釋 /  92
第7章 共情 /  94
共情的本質 /  95
兒童臨床工作中如何表達共情 /  99
共情的治療性功能 /  100
困難和局限 /  102
注釋 /  106
第8章 阻抗問題 /  109
概述 /  111
兒童的阻抗:典型方式 /  112
怎么辦 /  115
發(fā)生什么事了嗎 /  116
注釋 /  117
第9章 兒童心理治療是一個社會化過程I:道德發(fā)展 /  121
社會化:一般原則 /  123
社會化:理論和研究 /  125
父母的自豪感和理想化的發(fā)展 /  126
情緒和道德發(fā)展 /  128
情緒訓練  /  129
游戲的社會化功能本質 /  131
注釋 /  135
第10章 兒童心理治療是一個社會化過程II:輸贏 /  139
“媽媽,我作弊了,我贏了” /  141
失敗和消沉 /  142
治療契機 /  143
擴展對話 /  145
一個主題不同變體 /  146
父母能做什么 /  148
注釋 /  151
父母指南
第11章 父母指南I:促進情緒健康和復原力 /  156
父母指導的目標 /  156
家庭治療計劃 /  158
分享積極情感 /  160
指責 /  162
修復 /  165
積極主動解決問題 /  167
重申分享 /  169
第一原則和最終原則:保持積極 /  169
注釋 /  175
第12章 父母指南II:協(xié)助父母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 /  179
規(guī)則與限制 /  180
發(fā)脾氣 /  185
家庭作業(yè) /  186
睡眠 /  189
15分鐘規(guī)則 /  190
電視和電子游戲 /  191
在學校:一本積極之書 /  192
注釋 /  193
后 記 /  196
參考文獻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