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運用問卷法、訪談法和內容分析法,從心理-認知取向探討了青少年網絡社會支持的心理結構;通過高低使用組的對比研究,探討了青少年所獲得的網絡社會支持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機制,指出互聯(lián)網的健康使用與否與能否較好利用社會資源以及青少年自身心理發(fā)展水平有關,從定性、定量分析的角度詮釋了網絡的雙刃劍作用。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jié) 互聯(lián)網的內在精神與網絡交往的實現(xiàn)
第二節(jié) 青少年網絡使用研究視角的轉變
第三節(jié) 青少年“網絡同儕”的發(fā)展
第二章 網絡交往與網絡社會支持
第一節(jié) 網絡交往
第二節(jié) 網絡社會支持實現(xiàn)的可能性及其特點
第三章 網絡社會支持的定義與測量
第一節(jié) 網絡社會支持的定義
第二節(jié) 網絡社會支持的測量
第四章 網絡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jié) 網絡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系
第二節(jié) 網絡使用研究中相關模型引發(fā)的思考
第三節(jié) 網絡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心理健康關系中的中介與調節(jié)變量
第四節(jié) 大學生“微博控”心理需求與網絡社會支持的探討
第五章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設計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研究的總體設計
第六章 青少年網絡社會支持的問卷編制
第一節(jié) 研究目的與假設
第二節(jié) 青少年網絡社會支持問卷的項目編制過程
第三節(jié) 探索性因素分析與問卷的形成
第四節(jié) 驗證性因素分析與結構效度
第五節(jié) 討論
第六節(jié) 結論
第七章 青少年網絡社會支持現(xiàn)狀分析
第一節(jié) 研究目的與假設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三節(jié) 結果與分析
第四節(jié) 討論
第五節(jié) 結論
第八章 網絡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系:網絡使用非適應性認知的中介作用
第一節(jié) 研究目的與假設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
第三節(jié) 結果與分析
第四節(jié) 討論
第五節(jié) 結論
第九章 網絡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系:現(xiàn)實社會支持、自我同一性的調節(jié)作用
第十章 大學生“微博控”心理需求的質性研究:基于網絡社會支持的視角
第十一章 青少年網絡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附錄本書使用的相關調查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