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380D型動車組以故障導向安全為設計原則和指導方針,采用系統(tǒng)集成、輕量化車體、高速轉向架、交流傳動技術、高速受流技術、高速制動技術、網(wǎng)絡控制、人機工程和節(jié)能環(huán)保等世界先進技術,其設計運營時速為350公里,試驗時速為420公里。  全書共十五章,分為上、下兩冊對CRH380D型動車組總體和各個系統(tǒng)進行了全面翔實的介紹,包括了總體技術、車體結構、車內設施、轉向架、前端及司機室、牽引系統(tǒng)、輔助供電系統(tǒng)、網(wǎng)絡控制系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旅客信息和娛樂系統(tǒng)、車內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車端連接、給排水及衛(wèi)生系統(tǒng)和列車運行控制系統(tǒng)車載設備等主要系統(tǒng)的技術特點、功能原理和設備構造等方面的內容。  本書內容深入淺出、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既可以作為從事動車組研究設計、制造、運用、維修的鐵路工程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的學習參考資料,也可以作為相關業(yè)務部門、大中專院校師生和關心中國高鐵事業(yè)人士學習了解CRH380D型動車組的科普讀物。
		
	
    十年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追趕者到領跑者,中國高鐵建設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品牌CRH系列動車組,標志著中國動車組列車技術能力從引進消化到創(chuàng)新的突破性發(fā)展、鐵路客運能力進一步提高,取得了九大核心技術突破。中國高速鐵路技術的進步為下一步中國走入高鐵時代預備了條件。動車組開行數(shù)量不斷增加、開行范圍不斷擴大、產品體系不斷完善。     設計速度350km/h的CRH380系列動車組已經(jīng)成為我國高鐵線路上的主力車型,本書正是對CRH380D型動車組進行全面、系統(tǒng)介紹的著作,是CRH380D型動車組全體研發(fā)技術人員經(jīng)過對國外先進技術消化吸收、研發(fā)創(chuàng)新、生產調試、運用維修經(jīng)驗積累和科研成果結晶的呈現(xiàn),是對中國高速列車產品和技術很好的補充,值得閱讀參考。     本書可以作為從事動車組研究設計、制造、運用、維修的鐵路工程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的學習參考資料,也可以作為相關業(yè)務部門、大中專院校師生和關心中國高鐵事業(yè)人士學習了解CRH380D型動車組的科普讀物。
為進一步滿足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的運營需求,青島四方龐巴迪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在ZEFIRO動車組技術平臺的基礎上,借鑒CRH1型不銹鋼動車組的成熟設計、生產和運用經(jīng)驗,以故障導向安全為設計原則和指導方針,采用系統(tǒng)集成、輕量化車體、高速轉向架、交流傳動技術、高速受流技術、高速制動技術、網(wǎng)絡控制、人機工程和節(jié)能環(huán)保等世界先進技術,研制開發(fā)CRH380D型高速動車組,其設計運營時速為350公里,試驗時速為420公里,是目前國內較先進的時速350公里高速動車組之一。 
本書是CRH380D型動車組的生產廠家組織編寫,編寫人員均為相關設計研發(fā)工程師,根據(jù)研發(fā)、設計、生產、測試等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系統(tǒng)講解CEH380D型動車組,旨在為學習CRH380D型動車組和CRH380D型動車組相關工作的鐵路從業(yè)人員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本書共分十五個章節(jié),上、下兩冊對CRH380D型動車組總體和各個系統(tǒng)進行了全面詳實的介紹,包括總體技術、車體結構、車內設施、轉向架、前端及司機室、牽引系統(tǒng)、輔助供電系統(tǒng)、網(wǎng)絡控制系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旅客信息和娛樂系統(tǒng)、車內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車端連接、給排水及衛(wèi)生系統(tǒng)和列車運行控制系統(tǒng)車載設備等主要系統(tǒng)的技術特點、功能原理和設備構造等方面的內容。
 
   本書主編:王開團,副主編:王志春,于泓,王銳鋒,均為青島四方龐巴迪鐵路運輸設計有限公司工程師,從事CRH380D型動車組生產、設計、研制、測試工作。
1
緒 論 /1
1.1 CRH380D 型動車組技術特點和優(yōu)勢 /1 
1.2 380D 型動車組概貌 /2 
1.3 本書主要內容 /6 
2
總體技術 /9 
2.1 概 述 /9 
2.2 主要運用條件 /10 
2.3 主要總體特性 /15 
2.4 列車總體布置 /21 
2.5 主要技術參數(shù) /22 
2.6 車種車型及車輛布置 /24 
2.7 工業(yè)設計 /32 
2.8 動力學性能 /36 
2.9 空氣動力學性能 /38 
2.10 碰撞安全性 /41 
2.11 模塊化設計 /46 
2.12 動車組標記 /47 
2.13 涂 裝 /54 
3
車體結構 /55 
3.1 概 述 /55 
3.2 車體組成及特點 /55 
3.3 車體橫斷面與限界 /61 
3.4 主要技術參數(shù) /63 
3.5 車體結構強度 /63 
3.6 車下設備艙 /64 
3.7 主要引用標準 /66 
4
車內設施 /67 
4.1 概 述 /67 
4.2 客室布置 /68 
4.3 座 椅 /73 
4.4. 行 李 架 /78 
4.5 車 窗 /79 
4.6 通過臺布置 /81 
4.7 商務包間 /87 
4.8 機械師室 /88 
4.9 乘務員室 /89 
4.10 行包專用柜 /90 
4.11 廚 房 /90 
4.12 外 門 /94 
4.13 走 廊 門 /101 
4.14 風 擋 門 /104 
4.15 衛(wèi)生間門 /106 
4.16 安全應急設備 /106 
4.17 車廂隔音隔熱性能 /110 
4.18 主要引用標準 /111 
5
轉 向 架 /114 
5.1 概 述 /114 
5.2 轉向架類型及布置 /115 
5.3 轉向架構架組成 /118 
5.4 輪對軸箱組成 /122 
5.5 一系懸掛及軸箱組成 /125 
5.6 二系懸掛裝置 /127 
5.7 齒輪箱及機械傳動裝置 /132 
5.8 基礎制動裝置 /135 
5.9 安全檢測 /136 
5.10 接地裝置 /139 
5.11 輪緣潤滑裝置 /139 
5.12 排障撒砂裝置 /140 
5.13 主要引用標準 /140 
6
前端及司機室 /143 
6.1 概 述 /143 
6.2 司機室布置 /143 
6.3 司機操縱臺 /144 
6.4 司機座椅 /152 
6.5 司機室輔助座椅 /153 
6.6 司機安全腳踏 /154 
6.7 司機室前窗 /155 
6.8 司機室遮陽簾 /157 
6.9 司機室側窗 /160 
6.10 司機室電氣柜 /161 
6.11 司機室邊柜 /163 
6.12 司機室后墻和門 /165 
6.13 前 照 燈 /167 
6.14 風 笛 /168 
6.15 雨刮器系統(tǒng) /168 
6.16 前端碰撞吸能防爬裝置 /170 
6.17 前端排障器 /170 
6.18 主要引用標準 /172 
7
牽引系統(tǒng) /173 
7.1 概 述 /173 
7.2 牽引傳動系統(tǒng)主電路的構成 /175 
7.3 車頂高壓設備 /176 
7.4 主變壓器 /190 
7.5 變 流 器 /196 
7.6 牽引電機 /233 
7.7 牽引系統(tǒng)的控制與保護 /243 
7.8 主要引用標準 /296 
8
輔助供電系統(tǒng) /297 
8.1 概 述 /297 
8.2 輔助變流器 /301 
8.3 輔助用電設備 /308 
8.4 充電機 /309 
8.5 蓄電池 /313 
8.6 地面電源 /321 
8.7 主要引用標準 /321 
9
網(wǎng)絡控制系統(tǒng) /323 
9.1 概 述 /323 
9.2 網(wǎng)絡系統(tǒng)構成 /323 
9.3 網(wǎng)絡拓撲結構 /323 
9.4 TCN 網(wǎng)絡系統(tǒng)部件 /325 
9.5 以太網(wǎng)部件 /332 
9.6 網(wǎng)絡通信協(xié)議 /333 
9.7 中央控制單元 /334 
9.8 診斷系統(tǒng) /335 
9.9 系統(tǒng)安全聯(lián)鎖 /337 
9.10 司機控制器和動車組的走行控制 /338 
9.11 動車組過分相 /343 
9.12 牽引控制 /346 
9.13 制動控制 /350 
9.14 車門控制 /352 
9.15 空調控制 /353 
9.16 司機登錄界面顯示 /354 
9.17 機械師登錄界面顯示 /368 
9.18 乘務員登錄界面顯示 /372 
9.19 故障保護 /372 
9.20 安全監(jiān)控 /377 
9.21 主要引用標準 /384 
10
制動系統(tǒng) /386 
10.1 概 述 /386 
10.2 主要技術參數(shù) /386 
10.3 制動系統(tǒng)功能 /387 
10.4 制動控制原理 /389 
10.5 供風系統(tǒng) /391 
10.6 制動裝置 /394 
10.7 防滑保護裝置 /395 
10.8 主要引用標準 /397 
11
旅客信息及娛樂系統(tǒng) /398 
11.1 概 述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