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是小雅,本名商尚, 一位一直堅持和寶寶說英語、培養(yǎng)出雙語寶寶的中國媽媽。小雅這個名字是特意為“你和寶寶說英語”起的,翻譯的最高境界是“信達雅”,我選了其中一個適合女孩子的字。
我是北京人,從小在北京長大,北大念本科,倫敦政經(jīng)念研究生,美資投資銀行任職 6 年。
我的留學和外企工作經(jīng)歷讓我發(fā)現(xiàn)一個關(guān)于語言的“秘密”。
從小到大,我花了很多時間學英語,但英語始終是我學習和工作中的瓶頸。
英國留學期間,我看一篇英文論文需要英美同學幾倍的時間。我查字典、熬夜,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每天都在公交車上解決晚餐——一個 Subway 的特價三明治。通過努力,我畢業(yè)時獲得了 Merit 的好成績。但是,我的時間更多花在了英語學習而不是專業(yè)學習上,我覺得這是一種浪費。
初入美資投行,每一次跨境電話會議都是我的噩夢,因為——我跟不上他們的節(jié)奏。工作的前幾年,我沒有休過一個周末,每一封外國同事的英文 email 都被我視為學習職場英文的珍寶,我從大量的翻譯工作中總結(jié)出 1000 個中英文一一對應(yīng)的商業(yè)常用詞條。于是我又憑著驚人的毅力攻克了難關(guān),但即使這樣,我還是沒法獨立完成 IPO招股說明書的 Industry 部分,除了行業(yè)增長的柱狀圖,我的蹩腳英文需要美國同事大改特改。
我真的好好學英語了,我高考英語考了 131 分,托?剂 643 分。為什么會這樣?
一場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路演讓我找到了答案。一位剛剛畢業(yè)的小姑娘,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把投資者的英文問題瞬間翻譯成中文,把管理層的中文回答瞬間翻譯成英文。
她不是同聲傳譯專業(yè)人士,她只不過是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她沒花時間專門學過中文或英文,她只不過在家里說中文,在學校、社會里說英文。
于是我意識到,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的聽說部分是不需要刻意學習的,只有讀寫部分是需要學習的,如同我們不需要刻意學習中文口語,但需要學習中文閱讀與寫作。于是,25 歲的我做了一個決定,將來我有了孩子,我要讓他在雙語環(huán)境中長大,我要讓他一輩子不為學英語發(fā)愁。
當我真的有了孩子的時候,我就生活在國內(nèi),孩子的爸爸也是中國人,那么如何給孩子一個雙語環(huán)境?
我選擇——自己和寶寶說英語。
這是一個富有挑戰(zhàn)的計劃,因為我雖然有不錯的學術(shù)和商務(wù)英語基礎(chǔ),但是那些關(guān)于“吃喝拉撒睡”的英文,我真的拿不準。孩子是對爸爸媽媽來說最重要的人,我不允許自己教孩子不地道的英語。
那么,地道英語從哪里來?我先查字典,當中英字典對于一個中文輸入給出多個英文結(jié)果時,我就進行英文反查詢,認真閱讀詞條中的英英釋義,從而選擇合適的詞。即使這樣,我也不一定能造出正確的句子,這時我會求助我的英美朋友們,通過英文解釋英文的方式來問他們某個詞的說法,或者描述某個情景,問他們在這種情況下,當?shù)厝藭趺凑f。我還常常泡各種英文育兒網(wǎng)站、購物網(wǎng)站,從而獲得一手的育兒英文。
克服著困難,我一直堅持和寶寶說英語。
寶寶不到 1 歲時,可以聽懂英文指令。
1 歲半時,可以說出英文單詞。
2 歲時,可以說出英文短語。
2 歲半時,可以說出英文句子,并且中英文都很流利。
當這種方法在女兒身上初見成效,我決定把我和女兒說的這些英語分享給大家,大家直接拿來用,就不用像我一樣花時間研究,也不用找英美朋友請教了。2014 年 9月 18 日,我和英美友人一起,創(chuàng)建了“你和寶寶說英語”微信公眾號,并發(fā)布了第一篇文章——女寶寶家長必備各種發(fā)型英文 Girls' Parents' Must-Know—Hair Style。
雖然那篇文章和現(xiàn)在的文章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已經(jīng)被媽媽們評論為“有營養(yǎng)”、“相見恨晚”。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jīng)按照孩子生活的不同場景,撰寫了 2000 余篇中英對照的親子英語文章。文章發(fā)表在“你和寶寶說英語”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媒體平臺,積累了 30 余萬用戶。
這些年來,我對女兒在英語方面的培養(yǎng),主要來自于家庭,她沒有上過英語班或線上英語課。女兒 5 歲半時,獲得了中國日報社“21 世紀杯”全國少兒英語大賽北京賽區(qū)一等獎。
她在聽說讀寫各方面,英文和中文都一樣好。
成功培養(yǎng)出雙語寶寶的我,現(xiàn)在最想做的,是把這種英語培養(yǎng)方法,分享給更多
的中國父母。
從個人角度講,當你的孩子用更少的時間學英語,他就有更多時間學習其他知識,或者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中英雙母語的他,有著天然的競爭力,在社會和職場上,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機會。
從整個國家的角度講,如果我們中國人減少學英語的時間,而是用這些時間做一些更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和研究,我們的國力也會更強大。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的孩子像學中文一樣學英語,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成
為“雙語寶寶”。
小雅
2019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