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二、資料來源
 三、計算方法和公式
 四、近十年關(guān)于印度洋海洋學(xué)研究進(jìn)展
 參考文獻(xiàn)
 印度洋海洋水文圖
 一、印度洋概況
 (一)印度洋海表風(fēng)場
 圖1 印度洋海表風(fēng)場
 (二)印度洋海浪有效波高
 圖2 印度洋海浪有效波高
 (三)印度洋海表流場
 圖3 印度洋海表流場
 二、印度洋水溫特征
 (一)各層水溫平面分布
 圖4 印度洋表層水溫
 圖5 印度洋75 m 層水溫
 圖6 印度洋150 m 層水溫
 圖7 印度洋400 m 層水溫
 (二)各斷面水溫垂直分布和水溫躍層上界深度
 圖8 55°E 經(jīng)向斷面水溫垂直分布和水溫躍層上界深度
 圖9 67°E 經(jīng)向斷面水溫垂直分布和水溫躍層上界深度
 圖10 80.5°E 經(jīng)向斷面水溫垂直分布和水溫躍層上界深度
 圖11 90°E 經(jīng)向斷面水溫垂直分布和水溫躍層上界深度
 圖12 1.5°N 緯向斷面水溫垂直分布和水溫躍層上界深度
 圖13 0° 緯向斷面水溫垂直分布和水溫躍層上界深度
 圖14 1.5°S 緯向斷面水溫垂直分布和水溫躍層上界深度
 圖15 4°S 緯向斷面水溫垂直分布和水溫躍層上界深度
 圖16 8°S 緯向斷面水溫垂直分布和水溫躍層上界深度
 圖17 12°S 緯向斷面水溫垂直分布和水溫躍層上界深度
 (三)水溫躍層特性
 圖18 印度洋水溫躍層特性:溫躍層厚度、強(qiáng)度和上界深度
 三、印度洋鹽度特征
 (一)各層鹽度平面分布
 圖19 印度洋表層鹽度
 圖20 印度洋75 m 層鹽度
 圖21 印度洋150 m 層鹽度
 圖22 印度洋400 m 層鹽度
 (二)各斷面鹽度垂直分布和鹽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23 55°E 經(jīng)向斷面鹽度垂直分布和鹽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24 67°E 經(jīng)向斷面鹽度垂直分布和鹽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25 80.5°E 經(jīng)向斷面鹽度垂直分布和鹽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26 90°E 經(jīng)向斷面鹽度垂直分布和鹽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27 1.5°N 緯向斷面鹽度垂直分布和鹽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28 0° 緯向斷面鹽度垂直分布和鹽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29 1.5°S 緯向斷面鹽度垂直分布和鹽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30 4°S 緯向斷面鹽度垂直分布和鹽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31 8°S 緯向斷面鹽度垂直分布和鹽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32 12°S 緯向斷面鹽度垂直分布和鹽度躍層上界深度
 (三)鹽度躍層特性
 圖33 印度洋鹽度躍層特性:鹽度躍層厚度、強(qiáng)度和上界深度
 四、印度洋密度特征
 (一)各層密度平面分布
 圖34 印度洋表層密度
 圖35 印度洋75 m 層密度
 圖36 印度洋150 m 層密度
 圖37 印度洋400 m 層密度
 (二)各斷面密度垂直分布和密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38 55°E 經(jīng)向斷面密度垂直分布和密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39 67°E 經(jīng)向斷面密度垂直分布和密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40 80.5°E 經(jīng)向斷面密度垂直分布和密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41 90°E 經(jīng)向斷面密度垂直分布和密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42 1.5°N 緯向斷面密度垂直分布和密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43 0° 緯向斷面密度垂直分布和密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44 1.5°S 緯向斷面密度垂直分布和密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45 4°S 緯向斷面密度垂直分布和密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46 8°S 緯向斷面密度垂直分布和密度躍層上界深度
 圖47 12°S 緯向斷面密度垂直分布和密度躍層上界深度
 (三)密度躍層特性
 圖48 印度洋密度躍層特性:密度躍層厚度、強(qiáng)度和上界深度
 五、印度洋聲速特征
 (一)各層聲速平面分布
 圖49 印度洋表層聲速
 圖50 印度洋75 m 層聲速
 圖51 印度洋150 m 層聲速
 圖52 印度洋400 m 層聲速
 (二)各斷面聲速垂直分布和聲速躍層上界深度
 圖53 55°E 經(jīng)向斷面聲速垂直分布和聲速躍層上界深度
 圖54 67°E 經(jīng)向斷面聲速垂直分布和聲速躍層上界深度
 圖55 80.5°E 經(jīng)向斷面聲速垂直分布和聲速躍層上界深度
 圖56 90°E 經(jīng)向斷面聲速垂直分布和聲速躍層上界深度
 圖57 1.5°N 緯向斷面聲速垂直分布和聲速躍層上界深度
 圖58 0° 緯向斷面聲速垂直分布和聲速躍層上界深度
 圖59 1.5°S 緯向斷面聲速垂直分布和聲速躍層上界深度
 圖60 4°S 緯向斷面聲速垂直分布和聲速躍層上界深度
 圖61 8°S 緯向斷面聲速垂直分布和聲速躍層上界深度
 圖62 12°S 緯向斷面聲速垂直分布和聲速躍層上界深度
 (三)聲道特性
 圖63 印度洋聲道特性:聲道軸處聲速和聲道軸深度
 (四)聲速躍層特性
 圖64 印度洋聲速躍層特性:聲速躍層厚度、強(qiáng)度和上界深度
 六、印度洋混合層特征
 (一)混合層深度
 圖65 印度洋混合層深度
 (二)障礙層厚度
 圖66 印度洋障礙層厚度
 (三)各斷面混合層深度和溫度距平
 圖67 55°E 經(jīng)向斷面混合層深度、溫度距平和密度
 圖68 67°E 經(jīng)向斷面混合層深度、溫度距平和密度
 圖69 80.5°E 經(jīng)向斷面混合層深度、溫度距平和密度
 圖70 90°E 經(jīng)向斷面混合層深度、溫度距平和密度
 圖71 1.5°N 緯向斷面混合層深度、溫度距平和密度
 圖72 0° 緯向斷面混合層深度、溫度距平和密度
 圖73 1.5°S 緯向斷面混合層深度、溫度距平和密度
 圖74 4°S 緯向斷面混合層深度、溫度距平和密度
 圖75 8°S 緯向斷面混合層深度、溫度距平和密度
 圖76 12°S 緯向斷面混合層深度、溫度距平和密度
 七、印度洋位勢渦度特征
 圖77 55°E 經(jīng)向斷面位勢渦度垂直分布
 圖78 67°E 經(jīng)向斷面位勢渦度垂直分布
 圖79 80.5°E 經(jīng)向斷面位勢渦度垂直分布
 圖80 90°E 經(jīng)向斷面位勢渦度垂直分布
 圖81 1.5°N 緯向斷面位勢渦度垂直分布
 圖82 1.5°S 緯向斷面位勢渦度垂直分布
 圖83 4°S 緯向斷面位勢渦度垂直分布
 圖84 8°S 緯向斷面位勢渦度垂直分布
 圖85 12°S 緯向斷面位勢渦度垂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