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有關老齡健康的相關研究中,多以生病的老人為研究對象,但是在醫(yī)療技術不斷進步的情況下,老年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逐漸延長,當人口老化浪潮襲卷著優(yōu)選,各國都開始面對老齡化社會的現(xiàn)象時,如何能健康、順利、成功的老化,成為各界重視的焦點方向,健康老化也成為新興、具前瞻性的焦點議題。    本書借鑒Anderson健康行為模型、Berkman模型與責任內化理論嘗試性地構建了一個分析健康老化影響因素的理論框架,然后利用全國老年人健康長壽影響因素調查數(shù)據(jù)對該理論框架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分析。
		
	
目錄1  緒論1.1  研究背景1.2  提出問題1.3  研究思路與章節(jié)安排1.4  研究目的與意義2  國內外相關研究評述2.1  家庭照料的理論內涵與維度2.2  健康老齡化的概念、理論模式與評估2.3  個人資源、家庭照料與健康老齡化2.4  生活方式以及其他影響健康老齡化的因素2.5  小結3  研究設計3.1  相關理論與研究架構3.2  關鍵變量的概念建構與操作化3.3  數(shù)據(jù)說明3.4  個人資源、家庭照料與客觀健康老齡化差異3.5  個人資源、家庭照料與生活滿意度的差異3.6  小結4  個人資源、家庭照料與健康老齡化:影響與作用機制4.1  研究內容、假設與方法4.2  個人資源、家庭照料與客觀健康老齡化的Logit回歸4.3  個人資源、家庭照料與生活滿意度的OLS回歸4.4  健康老齡化的生活方式中介效應分析4.5  小結5  個人資源、家庭照料與健康老齡化的性別差異5.1  研究內容、假設與方法5.2  健康老齡化的性別差異:暴露性差分與脆弱性差分5.3  健康老齡化性別差異的趨勢分析:2002—2011年5.4  健康老齡化年齡軌跡的性別差異:三類機制的調節(jié)作用5.5  小結6  個人資源、家庭照料與健康老齡化的教育梯度6.1  研究內容、假設與方法6.2  健康老齡化的教育梯度及其形成機制6.3  教育健康老齡化促進效果的性別差異6.4  健康老齡化年齡軌跡的教育梯度:生活方式的中介效應6.5  小結7  研究結論、創(chuàng)新與展望7.1  研究結論7.2  主要創(chuàng)新點7.3  研究不足與展望參考文獻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