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時空的對話:一位東方學者關于西方史學的思考》中,作者作為一位當代中國學者,面對西方史學的強勢之東來,或介紹,或評述,或質疑,或批評,所作出的從個別到一般的種種思考,不啻為一種超越時空的“對話”。在對話中,遠逝的先賢復活,昭著的時彥光臨,從古希臘直至西方的“后現(xiàn)代”!冻綍r空的對話:一位東方學者關于西方史學的思考》的編輯理路如上,而整體結構如下。《超越時空的對話:一位東方學者關于西方史學的思考》圍繞上述“編輯理路”的中心要求,爰設三篇,三者相應齊列,鉤貫隱通,互補蓋彰,咸為全書主旨莫可或缺之組成部分。此中述作,無求深奧,只以明白曉暢為圭臬,在西方史學這一學術園地中起到一點“啟蒙教育”的作用。上篇:傳承與革新歷史路徑。這里收錄十篇文章,帶有總論或分論性質,大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對西方史學總體性的思考、對西方史學某個專題的闡釋、對西方史學與馬克思主義史學關系的求索。中篇:先賢與時彥的交相輝映。這里收錄十五篇文章,以西方史學(或學派)的時代序次排列,或陳史家業(yè)績之輝煌,或敘史家才華之非凡,或說史家影響之深遠,并以此為上篇諸論作注。下篇:歐風與美雨的東方回音。這里收錄十三篇文章,主要說的是中西史學交流的問題,或對某一時段的中西史學交流作出評述,或對某一個案作出專題分析。從這些回音中,也可約略窺見上、中兩篇所論諸說的學術意義。全書以“中國史學如何走向世界”作為“壓軸”之篇,借此表述作為一名當代中國史學工作者所肩負的時代使命和歷史責任。另收附錄一則,為的是讓讀者進一步了解作者,以便共同搭建一個相互溝通與相互交流的學術平臺。還須說明的一點是,《超越時空的對話:一位東方學者關于西方史學的思考》所收文章,長短不一,風格不一,但考慮到“文庫”的“品位”,還是以“正宗的”學術論文為主,兼收一些短小的或輕松的東西。
張廣智,1939年9月生,江蘇海門人。1964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系本科,1967年復旦大學歷史系西方史學史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F(xiàn)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史學理論與史學史。著有《克麗奧之路——歷史長河中的西方史學》、《西方史學散論》、《超越時空的對話——一位東方學者關于西方史學的思考》、《影視史學》、《世界文化史》(古代卷主編)、《20世紀中外史學交流》(主編)、《現(xiàn)代西方史學》、《史學:文化中的文化》(后兩本與張廣勇合著,均為第一作者)等書,發(fā)表相關學術論文、評論文章180余篇。
上篇 傳承與革新的歷史路徑
史學史研究的開拓與創(chuàng)新:以西方史學史為中心
一、關于馬克思主義史學史的研究
二、史學史之史與史學史研究的開拓
三、西方史學史之史的古今論述
四、關于中外(西)史學交流史的研究
古代西方的歷史理論:由希羅多德《歷史》之“引言”說開去
一、歷史進程中的神人關系
二、歷史發(fā)展變化的相互關系
三、歷史興衰成敗的經(jīng)濟因素
四、余論
西方古典史學的傳統(tǒng)
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形成及其內容
二、古典史學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價值
近代西方文化史研究的演進
一、文化史之濫觴
二、近代文化史的開山之祖
三、歐洲文明的探索者
四、文明發(fā)展“規(guī)律”的探究者
五、“最卓越的文化史家”
世界史在20世紀的重構
一、從文化形態(tài)學派到“全球史觀”
二、重構世界史的中國回應
三、世界史重構的動因
當代西方史學新趨勢
一、向新文化史的轉向
二、“全球史”熱
三、后現(xiàn)代主義史學
現(xiàn)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勃興趣
一、路標轉換
二、英法稱雄
三、西馬亦馬
馬克思主義史學與西方史學之關聯(lián)
一、馬克思與西方史學
二、從對抗到對話
三、“回到馬克思,發(fā)展馬克思”
早期馬克思主義史家與唯物史觀的傳承:由弗蘭茨?梅林說開去
一、梅林的史學成就
二、梅林的理論貢獻
三、“拉薩爾情結”
四、發(fā)現(xiàn),再發(fā)現(xiàn)……
馬克思主義史學及其遺產(chǎn)的傳承
一、作為歷史學家的馬克思
二、傳承中的若干思考
三、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特征
中篇 先賢與時彥的交相輝映
下篇 歐風與美雨的東方回音
[附錄]多“做些墾荒者的工作”:張廣智教授訪談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