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分《導言》、《總論》、《思想歷程》、《反思與探索》、《簡短的結(jié)語》五個部分!秾а浴肥侨珪峋V挈領(lǐng)的概述!犊傉摗肪幟鞔_地提出了本書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觀點,著重闡發(fā)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意義、內(nèi)涵和前提性問題,以詳實的材料和嚴密的分析集中批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不可能”和“不必要”的觀點,論證了*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世界觀方法論基礎(chǔ)就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即具有時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歷史進程》編按照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傳入中國到現(xiàn)在的時間順序,詳細分析了一系列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階段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歷程中艱辛探索和開拓創(chuàng)造的足跡,顯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化過程中的繼續(xù)和發(fā)展!斗此寂c探索》編在前編歷史回溯到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中的方向和方法問題,強調(diào)必須以中國現(xiàn)代化問題為中心,在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前特別要重視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尋找建構(gòu)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資源!逗喍痰慕Y(jié)語》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中國哲學的創(chuàng)造作為全書的結(jié)論。
導言
總論編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是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課題
1.判定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成功與否的標準
2.總結(jié)經(jīng)驗的歷史主義原則
3.研究的視角和視野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兩個前提性問題
1.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可能性問題
2.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必要性問題
思想歷程編
1919:李大釗的思想足跡
1.“新紀元來!”
2.“問題”與“主義”
3.《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4.唯物史觀與中國前途
陳獨秀晚年的民主思想
1.關(guān)于陳獨秀晚年民主思想的解讀
2.陳獨秀晚年民主思想及其特點
瞿秋自:在中國傳播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一人
1.瞿秋白所理解的辯證唯物主義
2.對辯證唯物主義俄國特色的闡釋
3.辯證唯物主義的中國論題
4.對中國革命問題的思考
5.關(guān)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幾點思考
李達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造性闡釋
1.強調(diào)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的唯物論”
2.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考察目前中國的出路”
3.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人類認識史的綜合”
1920:毛澤東的思想足跡
1.從五四運動中走來的毛澤東
2.在不同思潮問的思考與徘徊
3.走向馬克思主義
4.湖南自治運動的曲折與思考
5.蔡和森對毛澤東的思想影響
6.毛澤東對1920年思想轉(zhuǎn)變的總結(jié)
毛澤東早期倫理思想的本體論意蘊和主要特征
1.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和毛澤東的批注
2.毛澤東早期倫理思想的本體論意蘊
3.毛澤東早期倫理思想的基本內(nèi)容及主要特征
4.毛澤東早期倫理思想在社會歷史觀中的運用
5.毛澤東倫理思想的歷史演變及其當代意義
……
反思與探索編
簡短的結(jié)語
附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