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數據 蔚然成林
2006年10月中旬,我和鄭磊老師第一次見面,那時他作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博士生陪同導師SharonDawes教授一行來北京參加一個國際電子政務研討會。自此以后的12年時間里,我們都投身到中國數字治理和大數據工作中,所不同的是,他在象牙塔里教書育人做研究,我在政府事業(yè)單位一線做些具體工作,他是學術圈里最接近一線工作、最有實戰(zhàn)經驗的少數青年學者之一,我自詡是一線工作者中比較有學術情懷的。 12年里,我們共同見證了中國政府信息化的飛速發(fā)展,特別是最近幾年,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后,我們在政府數據開放這個領域有了更多交集,在研究和實踐的相互碰撞中,我們意識到,在這個全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必須把握大數據發(fā)展機遇,跟上新時代的步伐。同時,我們更意識到,大數據在中國的發(fā)展路徑是什么、政策框架是什么、制約因素是什么、風險邊界是什么,等等,這些關鍵問題都需要逐一回答。 從歐美發(fā)達國家的經驗看,推動政府數據開放是大數據戰(zhàn)略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手段,更是帶動數字經濟從而促進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抓手,從面向中國未來改革創(chuàng)新的角度看,可以說怎么強調這一工作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從當前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的進展來看,總體還處在起步階段,從認識到實踐還存在很多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在認識層面,到底什么是政府數據開放?從開放數據到帶動大數據產業(yè)實現突破式發(fā)展的傳遞機制是么?數據開放在哪些環(huán)節(jié)可以促進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對這些問題普遍缺乏基本的認知。 在實踐層面,統計數據、政策文件上網算不算數據開放?政府數據開放所有工作 一定都要由政府來做嗎?提供數據公共服務與生產公共服務在什么條件下可以分離?這些問題從各地五花八門的做法上都能夠清楚的反映出來。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工作的發(fā)展已經對全面系統梳理政府數據開放的理論和實踐提出非常緊迫的需要,因此,鄭磊老師這部專著的出版就顯得尤為及時和必要,書中對基本概念、認識和做法的深入分析,不僅對于學術界有很高價值,對于指導各級政府從事數據開放的工作者而言,具有極高的手冊意義。 近幾個月,鄭磊老師的團隊積極參與國家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建設的相關研究咨詢工作,為我們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在討論中,我們形成了一個共識,從發(fā)展歷史背景和問題導向看,中國的政府數據開放與西方有所不同,政府數據開放不僅僅是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和經濟轉型發(fā)展的助推劑,更重要的是對于有著 差不多先生這頂帽子的中國人而言,政府數據開放更是一個數據文化締造的嶄新過程,因此,政府數據開放就不僅僅是技術、產業(yè)和管理創(chuàng)新問題,還具有文化創(chuàng)新的劃時代意義。通過數據開放工作推動打造全社會尊重數據、保護數據、善用數據的文化氛圍,使數據科學和數據產業(yè)成為青年人就學就業(yè)的向往,使大數據更好的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讓人的發(fā)展更加自由、政府運作更加透明、社會關系更加友善、市場行為更加誠信、科學研究更加高效。這是一 條漫長的路,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和意志,小步快走,行穩(wěn)致遠。
鄭磊老師是我非常敬重的青年學者,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國際化視野、嚴謹的治學精神和開放的互聯網思維,更為重要的是在他身上有當下中國學術界少有的師道人格,他曾經為了學生發(fā)表論文署名的公正性與雜志社據理力爭,他在學院新生入學和老生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曾經在網上被大家爭相傳閱,在他的演講中傳遞著樸實無華的正能量,他還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yè),為西部貧困地區(qū)學生提供無私資助。 中國有句古話叫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在最近的一次大型數據開放報告發(fā)布活動中鄭老師的團隊給每個人發(fā)了兩顆綠植種子,一顆上印著開放數據,另 一顆上印著蔚然成林,我想這本專著正是為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種下了一顆種子,終有一天,在所有數據開放工作者的共同耕耘、澆灌、呵護下,會豆熟瓜落,會大樹參天。
于施洋
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fā)展部主任、數字中國研究院院長
2018年7月于北京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沒有數據開放就沒有智能時代政府數據開放的前世今生 1
第一節(jié) 政府數據開放的起源與背景 1
一、封閉還是開放政府,這件事和數據有關 1
二、從開放源代碼到開放數據 2
三、政府數據是智能時代的一種公共基礎設施 3
第二節(jié) 全球政府數據開放:尚未成功,仍需努力 4
一、全球政府數據開放的興起 4
二、國際合作加快政府數據開放步伐 6
三、全球政府數據開放的現狀與挑戰(zhàn) 7
第三節(jié) 中國政府數據開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9
第二章 政府開放數據以后會怎樣?政府數據開放的價值、潛在風險和利益相關者 12
第一節(jié) 為什么要開放政府數據? 12
第二節(jié) 政府數據開放的收益與風險 18
一、經濟、社會、政治和其他價值 18
二、政府數據開放有哪些潛在風險? 21
第三節(jié) 政府數據開放關系你我他 22 一、政府數據的提供者 22
二、政府數據的利用者 22
三、政府數據的用戶和合作者 23
第四節(jié) 數據開放是一個生態(tài)體系,政府是一個平臺 23
第三章 真假數據開放 什么是真正的政府數據開放? 27
第一節(jié) 數據產品不等同于數據開放 27
一、政府統計報告 27
二、政府數據可視化 27
三、政府數據查詢服務 29
四、政府數據應用 29
第二節(jié) 真正的政府數據開放 30
第三節(jié) 政府數據開放和其他概念的區(qū)別? 32
一、開放數據、大數據和開放政府 32
二、政府數據開放和政府信息公開 33
三、開放數據和公開數據 34
四、數據開放、數據共享和數據封閉 35
五、數據開放和數據交易 36
六、政府數據開放和公共數據開放 37
第四章 我國政府數據開放整體水平如何? 40
第一節(jié) 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在國際性評估中的位置 40
一、從開放數據晴雨表看 40
二、從全球開放數據指數看 42
第二節(jié) 構建符合我國實際的政府數據開放評估指標體系與方法 43 一、評估指標體系 43
二、評估范圍 53
三、數據采集與分析方法 56
四、指標計算方法 56
第三節(jié) 我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概況 57
一、上線時間 57
二、地區(qū)分布 57
三、行政層級 58
2 開放的數林:政府數據開放的中國故事
四、平臺類型 59
第四節(jié) 我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的數量、質量、標準與價值 60
一、數據數量 60
二、數據質量 61
三、數據標準 63
四、數據覆蓋面 70
五、數據持續(xù)性 75
第五節(jié) 我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功能與體驗 77
一、平臺概覽 77
二、平臺導引 81
三、數據獲取 87
四、工具提供 90
五、利用成果展示 94
六、互動交流 97
七、個性化整合 103
第六節(jié) 我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的基礎與準備 105
一、法規(guī)與政策 105
二、領導力 115
三、組織保障 117
第七節(jié) 我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的現狀與問題 120
一、指數分值與排名 120
二、綜合分析 122
三、數據層分析 134
四、平臺層分析 135
五、準備度分析 138
第五章 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的先行者們都進行了哪些探索? 141
第一節(jié) 先行先試,打造數據開放生態(tài)體系:上海市 141
一、率先開放:四大舉措啟動數據開放工作 141
二、持續(xù)推進:制定數據開放規(guī)劃和工作計劃 143
三、培育生態(tài):組織數據創(chuàng)新大賽推動應用 145
四、規(guī)范管理:制定管理辦法應對問題與風險 149
五、縱深發(fā)展:試點區(qū)級層面的數據開放 150
第二節(jié) 全速推進,后來居上引領全國:貴陽市 151
一、支撐背景:大數據成為貴州全省戰(zhàn)略行動 151
二、制度保障:領導重視與體制機制建設 152
三、法治基礎:推動數據開放地方立法 153
四、上下聯動:市區(qū)兩級政府數據開放一體化 154
五、引領全國:地市級數據開放平臺中的標桿 155
第三節(jié) 雖小先飛,先統籌后開放:佛山市南海區(qū) 157
一、背景條件:起步早,但煙囪林立 157
二、夯實基礎:率先成立數據統籌局 158
三、厚積薄發(fā):開放數據推動應用 160
第四節(jié) 行業(yè)先鋒,政企合作開放交通數據:交通運輸部 161
一、來龍去脈:出行云的由來 162
二、進展現狀:出行云的功能 163
三、發(fā)揮效益:出行云產生的效果 165
四、發(fā)展歷程:出行云是如何發(fā)展起來的 166
五、困境與挑戰(zhàn):開放意愿、數據治理與安全風險 168
六、未來路徑:探索公共數據開放之路 170
第六章 我國政府開放數據為什么這么難? 171
第一節(jié) 機遇與壓力:促成因素 171
一、國際標桿示范 171
二、地方自主探索 172
三、上級試點部署 172
四、同行學習比較 173
五、第三方評估 174
第二節(jié) 問題與糾結:阻礙因素 174
一、懂不懂開放? 174
二、愿不愿意開放? 175
三、可不可以開放? 176
四、能力夠不夠? 178
五、數據在哪里? 180
4 開放的數林:政府數據開放的中國故事
六、數據好不好? 180
七、平臺建在哪一級? 182
八、誰在用開放數據? 183
第三節(jié) 一個盤根錯節(jié)、不斷生長的森林 183
第七章 中國政府數據開放路在何方? 186
第一節(jié) 擴大開放,枝杈相連 186
第二節(jié) 夯實基礎,改善土壤 188
一、法規(guī)政策 188
二、領導支持 189
三、組織管理 189
四、人員能力 190
五、資金保障 190
六、數據治理 191
第三節(jié) 運行平臺,提升體驗 192
一、平臺概覽 192
二、平臺導引 192
三、數據獲取 192
四、工具提供 192
五、利用成果展示 193
六、互動交流 193
七、個性化整合 193
第四節(jié) 釋放數據,確保質量 193
一、免費原則 193
二、數據數量 194
三、數據質量 194
四、數據標準 195
五、數據覆蓋面 196
六、數據持續(xù)性 196
第五節(jié) 面向利用,動態(tài)循環(huán) 196
第六節(jié) 確保安全,分級分類 197
第七節(jié) 營造環(huán)境,培育生態(tài) 199
一、基礎環(huán)境 199
二、利用能力 199
三、創(chuàng)新文化 200
第八節(jié) 整體路徑與關鍵模塊 200
第八章 一切才剛剛開始:政府數據開放的未來 203
第一節(jié) 不斷變化的技術環(huán)境 203
一、物聯網與數據開放 203
二、區(qū)塊鏈與數據開放 204
三、人工智能與數據開放 205
第二節(jié) 變遷中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環(huán)境 206
一、法治倫理與數據開放 206
二、數據鴻溝與數據開放 207
三、全球治理與數據開放 208
第三節(jié) 組織變革與數據開放 209
第四節(jié) 開放數林的未來:大小兩個生態(tài)系統的生長演化 210
索引 214
參考文獻 224
后記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