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新世紀少年工程師叢書》是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創(chuàng)意的又一套面向廣大少年讀者的科普讀物。我們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工交專業(yè)委員會受托承擔了這套書的組織編寫工作。
     這套書按大學科分類,每個學科出一個分冊。每個分冊都由5個篇組成,即歷史篇、名人篇、技術篇、實踐篇和未來篇。歷史篇與名人篇介紹各個科技領域的發(fā)展歷程、趣聞軼事,以及為該學科的發(fā)展作出杰出貢獻的人物。在這些篇章里,我們可以看到某一個學科或某一項技術從無到有,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以及蘊含在這個過程里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這些對于少年讀者都將很有啟發(fā)。技術篇是全書的重點,約占一半的篇幅。在這一篇里,通過許多各自獨立而又互有聯(lián)系的篇目,一一介紹本學科所涵蓋的一些主要的、有代表性的技術,使讀者對此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實踐篇是這套書中富有特色的篇章,它通過一些實列,實驗或應用,引導我們的小讀者走近實踐,并增加對高新技術的親切感。讀完這一篇之后,你或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高新技術離我們并不遙遠。未來篇是帶有暢想、展望性質的,力圖通過科學預測,向未來世紀的主人——我們的少年讀者們介紹科技的發(fā)展趨勢,以達到開闊思路,啟發(fā)科學想像力和振奮精神的作用。
    在這套書中,插圖占有相當大的篇幅。這些插圖不是為了點綴,也不只是為了渲染科學技術的氣氛,更重要的是,通過圖這種形象直觀和少年讀者所喜聞樂見的表現(xiàn)形式去揭示科學技術的內涵,使之與文字互為補充,遙相呼應,其中有些圖甚至還能起到文字所難以起到的作用。
		
	
劉仁慶,1936年生,湖北省武漢市人,1959年畢業(yè)于廣州華南工學院,原為北京輕工學院教授。從1960年起從事科普創(chuàng)作,迄今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報刊上發(fā)表科普文章500多篇,出版科普圖書10余種。曾參加1979年中國科普作協(xié)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國科普作協(xié)較早的老會員之一。
歷史篇
  一 燦爛絢麗的化學世界
    化學與物質的組成
    物質的分類
    物質的形態(tài)與化學元素的發(fā)現(xiàn)
    化學元素的符號
    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律
    有機分子結構構式
  二 滄海桑田說化工
    中國古代的化學化工
    近代化工的興起
  三 保護環(huán)境與軍事化工
名人篇
  一 化工先驅者——呂布蘭
  二 高分子的奠基人——施陶丁格
  三 著名的花工專家——侯德榜
技術篇
  一 概說化工
  二 化工單元操作
    攪拌與過濾
    蒸發(fā)、蒸餾與萃取
    旋風分離與離子交換
    吸 收、精餾與干燥
  三 功勛卓著的無機化工
    老當益壯的虎將——硫酸
    硫酸的制法及應用
    電化學的孿生姊妹——氯堿
    硅酸鹽王國的驕子——玻璃
    玻璃杯的生產
    農業(yè)的觀音菩薩——化肥
    化肥的使用
  四 繁花似錦的有機化工
    工業(yè)交通的血液——石油
    石油的煉制
    氮肥和硝酸的基石——合成氨
    樹脂的搖籃——乙烯
    乙烯的應用
    紡織舞臺上的主角——化學纖維
    粘膠纖維的生產
    合成纖維的生產
    五花八門的家庭——塑料 
    有機玻璃的制法
    神通廣大的彈性材料——橡膠
    合成橡膠的生產
    怎樣制造輪胎
  五 多彩多姿的輕工化工
    文化傳播的使者——紙
    機制紙的生產
    甜蜜的事業(yè)——制糖
    怎樣做糖塊
    天賜的靈丹——鹽
    吃鹽的學問
    維持生命的燃料——食品
    怎樣做面包
    冰淇淋的制作
    罐頭的生產
    古老而新興的工業(yè)——制革
    人造革的生產
    皮鞋的制作
    清潔大王——肥皂
  六 出類拔萃的精細化工
    芬芳四溢的花仙子——香料與香精
    香料的應用與化妝品生產
    萬紫千紅的新衣——染料 
    光彩奪目的外套——涂料
    莊稼害蟲的克星——農藥
    驅趕病魔的法寶——化學藥品
實踐篇
  一 化工廠與化學實驗室
  二 常用實驗儀器與設備
  三 實驗的準備
  四 實驗的操作
  五 化工產品的配方
  六化學工程師的素質
未來篇
  一 化學合成的大力士
  二 神奇的球形碳分子
  三 生物反應器與功能膜
  四 化學誘惑與納米技術
  五 貯存太陽能與化學發(fā)動機
  六 未來的化工世界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