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朱光潛(1897—1986)留給百年中國學術的深重背景,本書嘗試以“文獻—發(fā)生學”方法來系統(tǒng)透視《朱光潛全集》,這就亟需本書在予對象作編年史細讀且在邏輯上給出整體還原之同時,尚需深入追問其1949年前后美學研究差別何以發(fā)生的直接心境動因——這就勢必引出百年中國學術史暨知識分子心靈史的宏大背景,因為心憂天下的朱光潛的治學動機,總與他所置身的百年國史變動,微妙相通。
本書由商務印書館2011年出版。
第一章 朱光潛對西學的“照著說”與“接著說”——以《悲劇心理學》和《文藝心理學》為例
第二章 朱光潛美學與克羅齊的關系——從《克羅齊派美學的批評》到《克羅齊美學的批判》
第三章 重讀克羅齊:從《美學原理》到《美學綱要》——兼及朱光潛美學與克羅齊的關系
第四章 京派趣味:范例與預設——論朱光潛對現(xiàn)代文學的文化使命
第五章 朱光潛詩學的“中西匯通”——《詩論》的方法論細讀
第六章 朱光潛的“出世”與“人世”——論朱光潛在民國時期的人格角色變奏
第七章 釋陶淵明:從陳寅恪到朱光潛——兼及朱光潛在民國時期的人格角色變奏
第八章 青年馬克思與中國第一次“美學熱”——以朱光潛、蔡儀、李澤厚、高爾泰為人物表
第九章 朱光潛美學與日丹諾夫的關系——《西方美學史》的一個解讀角度
第十章 (灑方美學史》的“洋為中用”——兼及朱光潛與鮑?、李斯托威爾之比較
附錄
初版序言當代人文學術批評家的崛起與寫作
初版跋
“文獻—發(fā)生學”方法與朱光潛學案
從阿爾都塞到夏中義——《朱光潛美學十辨》的“癥候閱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