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2篇:第1篇為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指導,內容主要是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要求、步驟、計算及圖紙設計;常用件的參數(shù)選擇及規(guī)范要求;參考圖例及參考題目;第2篇為機械設計基礎題解,與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林承全主編)配套,內容主要是每一章的練習題及題解。
1.不強調學科的系統(tǒng)性,以管用、夠用、適用、實用為原則編寫教材;
2.以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基礎,構建與之相配合的教材編寫體系,即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案例引入的編寫模式;
3.教材的重點落在技能的夯實,必要的保障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論知識及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并與職業(yè)資格證書的初、中、高三級技能相匹配;
4.教材配套全面的教學資源,包括教學大綱及教案、電子課件、習題庫及答案、動畫及視頻資料、實訓指導書、學生作業(yè)單(工作單)等。
本書是根據(jù)教育部制定的《高職高專教育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的指示精神,結合多所院校多年的教改經(jīng)驗編寫而成的。 本書主要適用于模具、數(shù)控、汽車、機電一體化等機械類、近機械類中等職業(yè)學校、高等職業(yè)學校、高等?茖W校、成人院校各專業(yè)兩年制和三年制學生的教學。
本書主要對照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大綱及其對課程設計的要求,參考國內外有關課程設計書籍,綜合了設計指導書、圖冊、手冊等內容編寫而成。本書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可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高等職業(yè)學校、高等專科學校、成人院校及本科院校主辦的二級職業(yè)技術學院和民辦高校機械及機電類專業(yè)機械設計基礎的課程設計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由于對內容深度和廣度做了適當擴展,本書也可供本科院校相關專業(yè)的師生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使用。本書配套資源內容極為豐富,包含: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Word版、試題庫精選、網(wǎng)絡虛擬實驗、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多學時、少學時)和動畫及錄像素材庫等。
本書吸取了我們多年的教學和使用教材經(jīng)驗,編寫時力求教師和學生使用方便,減輕學生負擔而又能保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能力。
本書由林承全、閆瑞濤、劉廣輝主編。審稿專家對本書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和編審者所在單位領導的大力幫助與支持,也參考了國內外先進教材的設計經(jīng)驗,在此深表謝意。
由于編者水平所限,書中可能存在錯誤和欠妥之處,誠請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第1篇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指導
第1章 課程設計的總體設計2
1.1 課程設計的目的、內容和任務2
1.2 課程設計的步驟2
1.3 課程設計的方案和參數(shù)設計4
1.4 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9
第2章 傳動零件的選擇與裝配圖的設計14
2.1 選擇傳動零件和連接零件14
2.2 減速器裝配圖的設計15
2.3 設計和繪制減速器的軸系結構29
2.4 設計和繪制箱體及附件結構32
2.5 裝配草圖的檢查、修改和完成裝配圖40
2.6 零件工作圖的設計和繪制43
第3章 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和答辯48
3.1 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48
3.2 課程設計答辯50
第4章 課程設計參考圖例和參考題目52
4.1 課程設計參考圖例52
4.2 課程設計參考題目61
第2篇 機械設計基礎題解
第5章 機械設計基礎概論練習題及題解64
5.1 練習題64
5.2 題解65
第6章 靜力學分析練習題及題解67
6.1 練習題67
6.2 題解69
第7章 承載能力分析練習題及題解73
7.1 練習題73
7.2 練習題參考答案76
第8章 平面機構的組成練習題及題解83
8.1 練習題83
8.2 題解84
第9章 平面連桿機構練習題及題解86
9.1 練習題86
9.2 題解90
第10章 凸輪機構練習題及題解92
10.1 練習題92
10.2 題解96
第11章 其他常用機構練習題及題解100
11.1 練習題100
11.2 題解103
第12 章齒輪、蝸桿和輪系練習題及題解104
12.1 練習題104
12.2 題解108
第13章 連接練習題及題解111
13.1 練習題111
13.2 題解114
第14章 帶傳動和鏈傳動練習題及題解117
14.1 練習題117
14.2 題解121
第15章 軸承練習題及題解124
15.1 練習題124
15.2 題解127
第16章 軸練習題及題解130
16.1 練習題130
16.2 題解133
第17章 聯(lián)軸器、離合器和彈簧練習題及題解137
17.1 練習題137
17.2 題解139
附錄A 一般標準142
附錄B 連接及連接件標準167
附錄C 軸系零件標準179
參考文獻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