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揚子地區(qū)東緣中-古生界構造特征與構造演化
本書以構造及盆地演化分析為主線,應用盆—山耦合、平衡剖面等理論和方法,系統(tǒng)地提出了對沖構造體系,進行了一級、二級、三級構造單元劃分,確定了江漢平原東部構造格架和構造演化階段,提出了以基底面和基底內幕三套主滑脫拆離面,志留系、泥盆系等為輔滑脫面構成的各種樣式的拆離-滑脫構造,建立了六種典型構造組合與復合形成過程模式,結合勘探現(xiàn)實和油氣成藏理論,對該區(qū)油氣勘探潛力進行了評價。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第1章 層位標定與速度分析 1
1.1 目的層位地震資料品質分析 1
1.2 層位標定 7
1.3 構造層系地震反射特征 14
1.4 速度分析 15
1.5 構造圖編制影響因素 21
第2章 構造樣式及變形特征 43
2.1 深部基底構造特征 45
2.2 滑脫層系 59
2.3 基本構造樣式 66
2.4 構造格架與構造組合 93
2.5 局部構造展布規(guī)律 111
第3章 構造形成與演化 115
3.1 區(qū)域構造演化背景 115
3.2 區(qū)域構造演化 129
3.3 海相中、古生界構造組合形成過程 166
3.4 構造演化對于油氣成藏的控制 173
第4章 構造單元劃分及局部構造分布規(guī)律 182
4.1 構造單元劃分 182
4.2 局部構造的分布規(guī)律 185
第5章 石油地質條件 204
5.1 烴源巖條件 204
5.2 儲集層條件 206
5.3 封蓋層條件 213
第6章 有利區(qū)塊評價 214
6.1 油氣評價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214
6.2 有利油氣區(qū)帶評價 215
參考文獻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