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產(chǎn)品造型、工程圖設計、裝配設計、鈑金設計、模具設計、數(shù)控編程、電極設計、逆向工程等, 在這本書中所涉及的一些內(nèi)容, 是作者多年的工作積累, 一般的教材上所沒有涉及。本書所有的實例, 都是作者精心挑選出來的, 其建模步驟都經(jīng)過作者一步一步的驗證, 不存在抄襲的現(xiàn)象, 而且教材的內(nèi)容得到幾屆學生的認可, 以建模過程的描述為重點, 圖文并茂、層次分明、清晰明了。
		
	
	      前言
	
	      作者在編寫本書時,綜合考慮了模具企業(yè)一線工作崗位中UG常用知識點與當前職業(yè)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構(gòu)想出來一些典型實例,其中許多知識點是其他書籍中所沒有涉及的內(nèi)容,非常實用,也非常有針對性,能解決不少實際問題,這些實例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所有實例的建模步驟都經(jīng)過作者的反復驗證,語言通俗易懂,也講得很詳細,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本書所有的實例都是在UG 10.0版本中設計的,如果在實際教學中使用較低版的UG需要打開本教材的實例圖時,建議先用UG 10.0軟件打開實例圖后,再轉(zhuǎn)換成UG低版本的Parasolid格式即可使用。
	
	      在開始學習本書12.8節(jié)“加載模架配件的模具設計”前,需要將UG 10.0模具設計外掛中(UG_NX 10.0_MoldWizard)的文件復制到\NX10.0\MOLDWIZARD\目錄下; 在開始學習13.3節(jié)“在電極外掛環(huán)境中的電極設計”前,需安裝UG 10.0版本的星空外掛V6.933。
	      本書不但能滿足職業(yè)院校、本科院校學生的學習需要,也可作為從事模具、機械制造、產(chǎn)品設計人員的培訓教材,非常適合培訓有志于從事一線工作的人員。
	      本書第1章、第2章由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姚文鈴編寫,第3~5章由華南理工大學胡滿鳳博士編寫,第6~8章由廣州華立科技職業(yè)學院張鵬飛老師編寫,第9~11章由中山市技師學院彭承意編寫,第12~15章由廣東省華立技師學院詹建新編寫,廣東省華立技師學院肖蓮英老師負責文字校對,全書由詹建新統(tǒng)一主編并審稿。
	       本書每章節(jié)后面都附有習題,使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本書配有課件及實例視頻,歡迎聯(lián)系出版社下載: wangbx@tup.tsinghua.edu.cn。
	
	        編者2017年2月
	
 
	      第3章復雜零件設計 本章以4個復雜的零件為例,介紹了UG掃掠、替換、陣列、圖層、投影、組合投影、曲面修剪、實體修剪、曲面延伸、曲面偏移、不等厚抽殼、網(wǎng)格曲面、橋接曲線等命令的使用方法。
	       3.1筆筒 本節(jié)通過創(chuàng)建筆筒零件的建模過程,詳細介紹了拉伸、拔模、掃掠、陣列、孔、替換、圖層等特征的使用方法,零件尺寸如圖31所示。   圖31產(chǎn)品零件圖     
	     (1) 啟動NX 10.0,單擊“新建”按鈕,在【新建】對話框中輸入“名稱”為“bitong.prt”,“單位”選“毫米”,選取“模型”所在行,單擊“確定”按鈕,進入建模環(huán)境。
	     (2) 單擊“拉伸”按鈕,以XY平面為草繪平面,X軸為水平參考,繪制一個矩形截面,兩豎直邊關(guān)于Y軸對稱,兩水平邊關(guān)于X軸對稱,如圖32所示。
	     (3) 單擊“完成草圖”按鈕,在【拉伸】對話框中“指定矢量”選“ZC↑”,開始距離為0,結(jié)束距離為80mm。
	     (4) 單擊“確定”按鈕,創(chuàng)建一個拉伸實體,如圖33所示。
	     (5) 單擊“倒斜角”按鈕,在【倒斜角】對話框中“橫截面”選“非對稱”,“距離1”為30mm,“距離2”為60mm。
	     (6) 單擊“確定”按鈕,生成倒斜角特征,如圖34所示。   圖32草繪截面(一)     圖33創(chuàng)建拉伸體     圖34創(chuàng)建倒斜角特征
	     (7) 在主菜單上選取“插入|設計特征|孔”命令,在【孔】對話框中“類型”選“常規(guī)孔”,“孔方向”選“垂直于面”,“形狀”選“簡單孔”,“直徑”為15mm,“深度限制”選“值”,“深度”為50mm,“頂錐角”為0,“布爾”選“求差”。
	     (8) 在【孔】對話框中單擊“繪制截面”按鈕,以零件上表面為草繪平面,X軸為水平參考,繪制一點,尺寸如圖35所示。        (9) 單擊“確定”按鈕,在零件上創(chuàng)建一個孔,如圖36所示。
	     (10) 在主菜單中選取“插入|關(guān)聯(lián)復制|陣列特征”命令,在【陣列特征】對話框中“布局”選“線性”,在“方向1”區(qū)域中,“指定矢量”選“XC”,“間距”選“數(shù)量和節(jié)距”,“數(shù)量”為5,“節(jié)距”為25mm,在“方向2”區(qū)域中,“指定矢量”選“YC”,“間距”選“數(shù)量和節(jié)距”,“數(shù)量”為2,“節(jié)距”為30mm。
	     (11) 單擊“確定”按鈕,生成一個陣列圖形,如圖37所示。   圖35繪制點     圖36創(chuàng)建【孔】特征     圖37創(chuàng)建陣列特征
	     (12) 單擊“拉伸”按鈕,以YZ平面為草繪平面,繪制一條圓弧,如圖38所示。
	     (13) 單擊“完成草圖”按鈕,在【拉伸】對話框中“指定矢量”選“XC↑”,“結(jié)束”選“對稱值”,“距離”為80mm。
	      (14) 單擊“確定”按鈕,生成拉伸曲面,如圖39所示。
	      (15) 單擊“拉伸”按鈕,以零件上表面為草繪平面,X軸為水平參考,單擊“確定”按鈕。
	       (16) 在主菜單中選取“插入|來自曲線集的曲線|偏置曲線”命令,在輔助工具條中選“僅在工作部件內(nèi)”和“單條曲線”,選取實體的邊線,偏移距離為10mm,如圖310所示,單擊“確定”按鈕,創(chuàng)建偏置曲線。   圖38草繪截面(二)     圖39創(chuàng)建拉伸曲面     圖310創(chuàng)建偏置曲線
	     (17) 單擊“直線”按鈕,繪制一條水平線,與X軸的垂直距離為8mm,如圖311所示。
	     (18) 單擊“制作拐角”按鈕,修剪曲線,如圖312所示。
	     (19) 單擊鼠標右鍵,單擊“完成草圖”按鈕,在【拉伸】對話框中“指定矢量”選“ZC↓”,“開始距離”為0,“結(jié)束距離”為30mm,“布爾運算”選“求差”。
	      (20) 選中實體后,再單擊“確定”按鈕,創(chuàng)建切除實體特征,調(diào)整視角后,如圖313所示。   圖311繪制直線     圖312修剪曲線     圖313創(chuàng)建切除特征
	      (21) 在主菜單中選取“插入|同步建模|替換面”命令,選取中間凹坑的底面為要替換的面,選取圓弧曲面為替換面。
	      (22) 單擊“確定”按鈕,即完成曲面的替換,如圖314所示。
	      (23) 在主菜單中選取“格式|移動至圖層”命令,在零件圖上選取曲面,單擊“確定”按鈕,在【圖層移動】對話框中,“目標圖層或類別”中輸入“10”,如圖315所示,單擊“確定”按鈕。
	      (24) 選取主菜單中“格式|圖層設置”命令,在【圖層設置】對話框中取消“10”前面的“√”,如圖316所示。
	      (25) 在主菜單中選取“插入|細節(jié)特征|拔!泵,在【拔!繉υ捒蛑小鞍文7较颉边x“ZC↑”,“角度”為2°,選取實體的下底面為固定面,選取實體周圍的6個側(cè)面為要拔模的面。   圖314替換曲面     圖315【圖層移動】對話框 
	      (26) 單擊“確定”按鈕,創(chuàng)建四周6個面拔模特征,如圖317所示。
	      (27) 在主菜單中選取“插入|細節(jié)特征|拔!泵睿凇景文!繉υ捒蛑小鞍文7较颉边x“ZC↑”,“角度”為2°,選取實體的上表面為固定面,選取實體中間凹坑的4個側(cè)面為要拔模的面。
	     (28) 單擊“確定”按鈕,創(chuàng)建零件中間凹坑4個面拔模特征,如圖317所示。
	     (29) 單擊“草圖”按鈕,以YZ平面為草繪平面,繪制一條圓弧,如圖318所示。   圖316【圖層設置】對話框     圖317創(chuàng)建拔模特征     圖318草繪截面(三) 
	     (30) 單擊“草圖”按鈕,以ZX平面為草繪平面,繪制一條圓弧,如圖319所示。
	     (31) 在主菜單中選取“插入|掃掠|掃掠”命令,選取*條曲線為引導曲線,第二條曲線為截面曲線。
	     (32) 單擊“確定”按鈕,創(chuàng)建掃掠曲面,如圖320所示。
	     (33) 在主菜單中選取“插入|同步建模|替換面”命令,選取頂面為要替換的面,選取圓弧曲面為替換面。
	     (34) 單擊“確定”按鈕,即完成曲面的替換,如圖321所示。    圖319草繪截面(四)     圖320創(chuàng)建掃掠曲面     圖321替換面 
	     (35) 在主菜單中選取“格式|移動至圖層”命令,在零件圖上選取曲面以及曲線,單擊“確定”按鈕。
	    (36) 在【圖層移動】對話框“目標圖層或類別”中輸入: 10,如圖315所示,單擊“確定”按鈕。
	    (37) 單擊快捷菜單的“倒圓角”按鈕,創(chuàng)建倒圓角特征R15,如圖322所示。
	    (38) 同樣的方法,創(chuàng)建其他圓角特征,如圖323所示。
	    (39) 在主菜單中選取“插入|偏置/縮放|抽殼”命令,在【抽殼】對話框中“類型”選“移除面,然后抽殼”,“厚度”為2mm。           (40) 選取實體的底面為穿透面,單擊“確定”按鈕,創(chuàng)建抽殼特征,如圖32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