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法學的新發(fā)展》詳細論述了保險法學(三級學科)自2000年后在保險法的基礎理念以及制度研究方面的基本狀況、重要理論觀點的提出與爭論,主要學術理論的形成以及社會實踐影響,保險法學的未來發(fā)展趨勢等。
保險法學(三級學科)自2000年后在保險法的基礎理念以及制度研究方面的基本狀況、重要理論觀點的提出與爭論,主要學術理論的形成以及社會實踐影響,保險法學的未來發(fā)展趨勢等!侗kU法學的新發(fā)展》的作者鄒海林、陳甦認為,保險法在我國沒有歷史文化的傳統(tǒng),現(xiàn)有保險法的體系、制度結構及所使用的術語均借鑒了域外法,這種形式大于實質的借鑒,使我國保險法的許多基礎性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保險法的發(fā)展未能處理好本土化問題。在此前提下鄒教授提出要拓展我國保險法發(fā)展的本土資源,重塑私法觀念,促進保險法解釋論的成長,要合理地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使得保護被保險人利益“中性化”。
鄒海林,1965年生,四川省三臺縣人,漢族,民法學博士,F(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民商法學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法基礎理論、商法基礎理論、擔保物權、債權法、保險法和破產(chǎn)法。博士學位論文《責任保險的基礎理論研究》。發(fā)表的學術*作主要有《破產(chǎn)程序和破產(chǎn)法實體制度比較研究》《中國物權法研究》(合*)《保險法》《責任保險論》《債權擔保的理論與實踐》(合*)《中國商法的發(fā)展研究》(合*)等;學術論文主要有《留置權基本問題研究》(法學研究)《論買賣合同之賣方的中途止付權》(法學研究)《所有人抵押權的若干問題》(法學研究)《抵押物的轉讓與抵押權的效力》(法學研究)《論破產(chǎn)宣告的溯及效力》(法學研究)《我國企業(yè)再生程序的制度分析和適用》(政法論壇)《論我國物權法上的擔保物權制度》(清華法學)和《我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制度評析》等。
第一章 我國保險法學21世紀以來的發(fā)展狀況
第一節(jié) 我國保險法學發(fā)展的時代背景
一 我國《保險法》的創(chuàng)制
二 《保險法》的第一次修訂
三 《保險法》的第二次修訂
第二節(jié) 我國保險法的淵源理論
一 保險法的淵源
二 保險法的淵源擴張
第三節(jié) 我國保險法的立法體例論
一 保險法的立法體例之爭
二 《保險法》的立法結構調整
第四節(jié) 我國保險法學的研究成果
一 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二 保險合同及其效力
三 道德危險的控制
四 責任保險的現(xiàn)代發(fā)展
五 保證保險的理論貢獻
第五節(jié) 保險法學及其發(fā)展存在的不足
一 保險法的實證研究力度明顯不足
二 保險法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深度不夠
第二章 保險的類型化
第一節(jié) 保險的基本范疇
一 保險的學說
二 保險的定義
第二節(jié) 保險的分類及其標準
一 保險的分類多樣性
二 保險的分類標準
第三節(jié) 人身保險和財產(chǎn)保險
一 人身保險和財產(chǎn)保險分類的意義
二 人身保險
三 財產(chǎn)保險
第四節(jié) 強制保險
一 強制保險的正當性基礎
二 強制保險的特征
三 強制保險的實現(xiàn)形式
第五節(jié) 定額保險和補償保險
一 定額保險和補償保險分類的理由
二 關于定額保險
三 關于補償保險
四 補償保險的跨界問題
第六節(jié) 原保險和再保險
一 再保險的范圍
二 再保險與原保險的關系
三 再保險的性質
第三章 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基本原則的歸納
第二節(jié) 誠實信用原則
一 誠實信用原則的定位
二 誠實信用原則在保險法上的地位
三 誠實信用原則在保險法上的制度化
第三節(jié) 保險利益原則
一 保險利益的概念
二 保險利益原則的立法形式
三 保險利益原則的功能
第四節(jié)填補損失原則
一填補損失原則的基本含義
……
第四章 保險合同的要素論
第五章 保險利益制度論
第六章 說明義務論
第七章 告知義務論
第八章 道德危險控制論
第九章 保險合同效力論
第十章 保險合同解釋論
第十一章 保險代位權論
第十二章 重復保險論
第十三章 責任保險發(fā)展論
第十四章 保證保險規(guī)范論
第十五章 我國保險法學的發(fā)展論
關鍵詞索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