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以西雙版納傣語四音格為語言材料,運用結構語言學、文化語言學以及渾沌學等理論和方法,系統(tǒng)地分析了傣語四音格的特征和功能,論述了傣語四音格的語言性質(zhì),探索了傣語四音格與傣族文化的關系。
本書包含三個不同層級的研究,前一層級的研究是基礎,后一層級的研究是深化。傣語四音格的特征和功能是對客觀語言現(xiàn)象的梳理和總結;傣語四音格的語言性質(zhì)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對客觀語言現(xiàn)象成因的理性認識;傣語四音格與傣族文化的關系則是對文化語言學理論的具體應用和發(fā)展。
吳東海,男,漢族,1966年12月出生,安徽蕪湖人,文學博士,云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有文化語言學、對外漢語教學、少數(shù)民族語言學等。
發(fā)表論文主要有《傣語中的“水”文化》《“詞”的本質(zhì)》《渾沌學與語言學》《傣語四音格中的傣族經(jīng)濟政治》《傣語四音格中的傣族文化》《漢藏語系四音格形成的必然性》《傣語四音格與傣族文化的多元性》《傣族人名的命名方式和文化功能》《對漢語成語的再認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