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從事載人航天工程建設15年后,又作為中國科學院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總設計師從事北斗三號系統(tǒng)建設10年。本書是作者近25年航天工程研究及實踐經驗的總結。區(qū)別于以往分系統(tǒng)的概念,本書提出了功能鏈設計理念,在簡化系統(tǒng)結構、提高功能密度以及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系統(tǒng)的固有可靠性。針對北斗三號研制初期面臨的諸多技術瓶頸和關鍵技
《海洋世界大百科》是全國優(yōu)秀教師李林春教授為少年兒童編寫的海洋百科全書。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研究員金翔龍作序推薦。李教授總結多年海洋教學和科普實踐,結合最新海洋發(fā)展前沿,遴選孩子們應知、需知和感興趣的海洋知識,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精心為少年兒童讀者編寫了這本體系完整、知識豐富、趣味十足的海洋科普讀物
《中國海洋經濟》是山東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主要刊載海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與海洋經濟緊密相關的最新研究論文、書評等。本期為第9期,設置了“海洋產業(yè)經濟”“海洋區(qū)域經濟”“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管理”“海洋文化產業(yè)”四個欄目,從社會經濟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管理、海洋文化保護等方面對中國海洋經濟做全面概括的綜述,內容涉及海洋健康產業(yè)
本書緊緊圍繞制約活動斷裂帶地區(qū)重大基礎設施規(guī)劃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工程地質和關鍵科學技術問題,采用多種方法技術手段,開展活動斷裂帶工程地質與地質災害綜合研究。對安寧河活動斷裂帶幾何學、運動學、現(xiàn)今分段活動性特征進行系統(tǒng)調查,查明斷裂帶附近地質災害發(fā)育分布特征以及與斷裂帶關系。探索活動斷裂帶地質災害效應,研究活動斷裂帶對地
本書選取關東大地震(1923年)、東南海地震(1944年)、三河地震(1945年)、新潟地震(1964年)、阪神·淡路大地震(1995年)和東日本大地震(2011年)等20世紀以來日本災害史上6次重大地震災害中的媒介信息傳播活動為研究對象,在不同的歷史時代背景和媒介環(huán)境下,分析各種形式的媒介在歷次地震中的功能發(fā)揮,最終
本書首先系統(tǒng)介紹了洪水概率預報的概念、理論方法與研究進展,主要內容包括洪水概率預報作用、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基于要素耦合途徑的洪水概率預報方法,基于誤差分析途徑的洪水概率預報方法,實時洪水風險評估方法等;其次提供了諸多應用實例,以供讀者參考。
地質考古學對于解讀考古材料和人類歷史起到關鍵性作用。事實上,就技術和概念方面來講,地球科學在闡釋考古學材料的過程一直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地球科學方法在考古學中的應用源于這兩門學科的歷史。緣起于在是十八和十九世紀對于“史前”時代關注(古生物/地層/人類史前歷史)的增進和基礎理論的發(fā)展,到了二十世紀自然科學家與考古學家的合
本書是華北陸塊本溪組的研究專著,核心內容是運用本溪組的沉積作用、下伏碳酸鹽巖的古巖溶作用和鋁的富集作用三者協(xié)同演化的思想,在深入揭示本溪組含鋁巖系的基本特征、本溪組形成時期的沉積構造環(huán)境和古巖溶形成本質的基礎上,對本溪組含鋁巖系的形成機理進行研究。
Thisbookisofinterestregardingacidminedrainage(AMD),animportantenvironmentalproblemcausedbythenaturalweatheringofmetalsulfidesduringtheutilizationofmineralresour
本書以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獲取的17口地質調查井的資料基礎上,并結合前人在該地區(qū)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對地層、沉積相及油氣地質特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總結,取得了羌塘盆地井下油氣地質問題新的成果和認識,為羌塘盆地深入開展油氣勘探目標優(yōu)選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