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包括《罨畫集》《王麓臺司農詩集》《雨窗漫筆》《王司農題畫錄》以及《王司農題書磊補佚》等在內的傳世文獻,并就文獻記載以及各博物館所藏實物的題跋做了輯校。同時,書后還附錄了《諸版本序跋匯編》《交游貽贈詩文選輯》《傳記評論資料選輯》以及《現當代評論資料選輯》等內容,希望對讀者的研習有所裨益。
本書內容以王寵逝后其兄王守等人所整理刊刻的《雅宜山人集》十卷為主,包括了作者的古詩、律詩、絕句、賦、頌、序、雜文等作品;另外,補遺部分的輯佚工作所收入的,則主要是王寵創(chuàng)作的散曲和部分詩文。
本書的整理包括了《隰西草堂詩集》五卷、《隰西草堂文集》三卷、《遯渚唱和集》一卷、《墨表》一卷、《輯佚》一卷,并附錄時人貽贈作品、書畫題跋匯編、傳記評論資料、年譜匯編補正及諸版本序跋等,是目前最為系統(tǒng)的萬氏著作整理本。
本書是元代詩人、藝術家鄧文原的詩文集匯摘,搜羅藝文,考證精審。鄧文原生前為侍講學士,卒謚文肅。其政績卓著,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眾,也堪稱元初文壇泰斗,《元史》有傳。
本是元代藝術家張雨的詩文集,是《張雨集》首次點校整理出版。以《貞居先生詩集》(七卷)為底本。搜集外詩文二十余篇,是《張雨集》一個較完備整理本。
本書搜集中國古代藝術方面的經典原著,以可靠的版本為底本,并予以重新校點整理,本書即是其中的一種。本書收錄了明代藝術家李流芳的詩文集,經李柯輯校,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獻價值。
唐詩研究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唐詩總集研究又是唐詩研究的重要內容。明代上海學者張之象編成的詩歌總集《唐詩類苑》,是現存最早、規(guī)模最大、體系較為完備的類編唐詩總集,是明代眾多詩文選本中極有特色又頗具爭議的一部作品。本書按照“依類系詩”的方法編排,共采錄173種唐五代詩學文獻,將有唐三百年的詩歌按題材分類匯于一
《明清文學與文獻》系黑龍江大學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專業(yè)學術輯刊。書中重點以明清文學、文獻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為主,并著力呈現明清文學研究的前沿動態(tài)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學科的特色。
中國現代文學表現出鮮明的平民意識傾向,這表明中國文人從傳統(tǒng)向現代意識的轉型已基本完成。中國文學可以說從宋代以后就逐漸開始了向平民文化的靠攏,而這一現象是伴隨著城市和市民文化的形成而緩慢形成的。所以,平民意識的形成是與市民階層的出現相伴隨的,使傳統(tǒng)文人士大夫意識逐漸消解,最終在近代西學東漸和以下層社會為啟蒙目的的“
聞一多既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開一代詩風的大詩人,又是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大學者。從詩歌創(chuàng)作到學術研究,一方面意味著人生和精神的轉換,另一方面兩者之間又存在著互動關系。本書立足于聞一多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學術含量和學術研究中的詩意化風格,抉發(fā)聞一多的史家意識,重點研究聞一多古典學術研究與中國學術史的關系,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