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一所小學校,學校是一個大社會
本書系統(tǒng)翔實地反映了我國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吳玉章從青年時代到新中國成立這一段成長經歷和革命歷程,生動地表現了吳玉章在追求革命真理、獻身革命事業(yè)中的光輝業(yè)績。書稿共分十章,將吳玉章前七十余年的人生經歷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至三章,主要是吳玉章青少年時代以及他逐步接受進步革命思想成
本書以從漢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畫為切入點,來解讀圖像背后的生動歷史。 這是一部由線條和色彩繪就的歷史,皇親國戚、豪門貴婦、邊地小吏、異域來客,農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這部歷史的主人公。從神祇仙境到莊園牧歌,從觥籌交錯的盛宴到鮮衣怒馬的出行,從春播秋收到南來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業(yè)、希冀情感被表現在畫壁
《遺產》是南方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主辦的學術集刊,旨在從不同的學科視域出發(fā),探討“遺產保護”“遺產指定”“遺產開發(fā)”等遺產研究熱點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構建“大交叉”“大融合”的文化遺產研究共識,所刊登研究成果內容涉及遺產理論、遺產政策、記憶遺產、工業(yè)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景觀、傳統(tǒng)工藝技術與傳統(tǒng)、遺產與現代
本書對明薊鎮(zhèn)長城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詳細的分析與闡釋,內容涵蓋了薊鎮(zhèn)長城的營建、主要關隘、建筑形制、主要戰(zhàn)役、將帥以及軍事防御體系等多個方面,集知識性、學術性和可讀性于一體,對正確理解長城概念、系統(tǒng)了解薊鎮(zhèn)長城營建歷程、科學把握防御體系布局、傳承長城文化、傳播中華文明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藝游未盡:世界藝術名城旅行筆記》為鳳凰空間合作出版圖書,收錄了作者在歐洲多國,以及美國、日本等多個城市游覽的旅游筆記,包括巴黎、倫敦、羅馬、米蘭、佛羅倫薩、比薩、威尼斯、馬德里、巴塞羅那、鹿特丹、代爾夫特、海牙、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布魯日、安特衛(wèi)普、慕尼黑、德累斯頓、柏林、芝加哥、費城、波士頓、東京等14個國家38
禮儀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書精選了幾十個與禮儀相關的歷史典故、民間故事,其中包含著十分豐富的禮儀知識,通過閱讀這些故事,我們可以了解古代的禮儀文化,學習古人的禮儀智慧。
2011年鄂爾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烏蘭木倫河流域開展了為期7個月的舊石器考古調查,并于2013年和2014年對WI10地點進行了試掘。調查范圍約1200km2,收獲頗豐。調查共發(fā)現舊石器地點77個,采集石制品近2000件,試掘石制品357件。石制品類型包括石核、石片、石葉、細石葉、工具和斷塊等。石制品原料主要為
《長安學術》為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方面的綜合集刊,服務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集刊收錄的內容涉及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屬的各二級學科的內容,包括語言研究、文學研究(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文藝理論和外國文學等)、文獻學等,此外還有書評等內容。書中主要刊登中國語言、文學等各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加強學術交流、展示前沿成
一本書重溫大美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