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當中,涌現(xiàn)了眾多功績卓然的君王、智者、名人、英豪……曾經,他們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歷史的走向,而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他們的身上得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應用的智慧。本書遴選了影響中國歷史的名人,分為君主帝王、風云女性、各朝名臣、歷史名將等15個篇章,縱向涵蓋各歷史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橫向包括各領域的著名
《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關注明清易代之際這一特殊時代中國士大夫的言論、心態(tài)、選擇,上、下兩編各以“話題”和“人物”為切入點,借助大量生動的歷史材料,讀解知識人的命運,在研究視角、結構方式和學術眼光方面都具有獨到之處,是一部難得的高質量思想史研究著作。1999年初版后獲得學界廣泛認可和好評,曾獲“長江圖書獎”,并已轉讓韓文
《湖北南水北調工程考古報告集(第四卷)》共收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庫區(qū)田野考古發(fā)掘簡報15篇,論文1篇。丹江口庫區(qū)是長江、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重要過渡地帶,考古發(fā)掘表明,這里保存著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時代文化遺存。《湖北南水北調工程考古報告集(第四卷)》作為湖北丹
2013年12月下旬,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和安徽省文化廳、蚌埠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了“禹會村遺址與淮河流域文明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安徽省文化廳、蚌埠市人民政府合編的這本《禹會村遺址研究(禹會村遺址與淮河流域文明研討會論文集)(精)》收錄了提交該會議的論文以及會議講話等37篇。內容涉及禹會村
國家重大出版工程《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以紀傳文體記述中國20世紀在各學術專業(yè)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數千位華人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展示他們的求學經歷、學術成就、治學方略和價值觀念,彰顯他們?yōu)榇龠M中國和世界科技發(fā)展、經濟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法學卷·第二分冊
本書是面向海內外的一本介紹中華文化符號的書籍,書中有文化傳播的理論介紹,也有文化傳播的案例介紹。本書不但為讀者提供了一本簡單易懂的中華文化符號的基礎讀物,還表達了作者對當代文化元素符號的理解。中華文化符號是整個中華民族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具有中國特質的,對現(xiàn)當代中國仍然有影響的重要精神。書中強調了中華文化元素符號作為我國對外
國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以紀傳文體記述中國20世紀在各學術專業(yè)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數千位華人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展示他們的求學經歷、學術成就、治學方略和價值觀念,彰顯他們?yōu)榇龠M中國和世界科技發(fā)展、經濟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信息科
郭可信在抗戰(zhàn)時期,血氣方剛,有上戰(zhàn)場殺鬼子的勇氣。在國外留學多年,1956年聽到新中國向科學進軍的召喚,立即回歸。郭可信是晶體學家,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于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他在學術上務實求真,不畏權威,而且視野廣闊,及時選準研究方向,既勃勃雄心,又一絲不茍地部署和治學,帶領中國電子顯微學界走
國家重大出版工程《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以紀傳文體記述中國20世紀在各學術專業(yè)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數千位華人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展示他們的求學經歷、學術成就、治學方略和價值觀念,彰顯他們?yōu)榇龠M中國和世界科技發(fā)展、經濟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法學卷·第一分冊
歷史是一面鏡子,東歸土爾扈特及中路和碩特蒙古的歷史不僅是巴州歷史的一部分,又是新疆蒙古族史的一部分。撫今追昔,通過展示其發(fā)展變化,從一個側面說明新疆今天的發(fā)展繁榮是各民族勞動人民用雙手辛勤勞作締造的,中華各民族的命運和祖國息息相連。只有在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里,蒙古族及各民族才能在政治上獲得真正的平等與解放,對中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