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學習筆記(第三版)》按照理科高;瘜W及相關專業(yè)有機化學教學要點,將有機化學知識重整為五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通過學習烷烴、烯烴、炔烴,掌握有機化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工具;第二部分介紹以親核取代反應及消除反應為核心的脂肪族化合物,包括鹵代烴、醇與醚、脂肪胺;第三部分介紹以親電取代反應為核心的芳香族化合物,包括芳香烴、
《抗體理論與技術(第三版)》是科學出版社組織出版的應用型本科高等院!笆濉币(guī)劃教材之一!犊贵w理論與技術(第三版)》包括無機化學的基礎理論(1~8章)和元素化學(9~12章)兩大部分;A理論部分包括氣體和稀溶液、化學熱力學初步、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四大平衡)、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化學鍵和分子結構、配位化合物
本書依據(jù)高校工科無機化學教學的基本要求,闡述化學基本原理、原子和分子結構及元素化學,全書共分十一章,涵蓋化學反應中的質(zhì)量、能量關系、速率、方向、平衡,原子分子結構、元素概論等內(nèi)容。
本書是高等學校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課程的教學輔導書。全書共17章,第1章是緒論,第2~6章是高分子化學部分,第7~16章是高分子物理部分,第17章是綜合題。本書的習題同時涵蓋了高分子學科的兩大基礎課程(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也適用于“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分設的單獨課程。本書精選了1700多道習題,每道題都有解答
本書是根據(jù)上海市化學工藝新專業(yè)教學標準要求,以課程標準與化學工藝專業(yè)特色為依據(jù),結合中等職業(yè)教育的實際需要和目前的生源狀況,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學科中的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有機地整合而成的。本書共有3個單元,分別是化學基本原理和概念、常見元素及其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本書在編寫模式、內(nèi)容選取、編排等方面力求創(chuàng)新,在知識點
《波譜數(shù)據(jù)表--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解析》是作者將各類有機化合物在13CNMR、1HNMR、19FNMR、31PNMR、IR、MS、UV—Vis及重要的Raman波譜中的圖式數(shù)據(jù)分布予以歸類注解而編纂成的一本手冊類工具書。原著因其提供的各種波譜解析數(shù)據(jù)和圖式翔實完整、編排合理及查閱方便而深受世界各國有機化學工作者和大專院校
《基礎化學》第一版是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的成果,第二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第三版在此基礎上進行修訂。慕慧主編的這本《基礎化學(第3版)》主要內(nèi)容涵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并補充了部分與醫(yī)學相關的新知識!痘A化學(第3版)》包括化學反應的基
前言第1章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1.1概論1.2核自旋和核磁共振現(xiàn)象的描述1.3玻耳茲曼分布和宏觀磁化強度矢量1.4旋轉坐標系和宏觀磁化強度矢量在旋轉坐標系中的進動1.5脈沖1.6單脈沖核磁共振實驗1.7正交檢波和數(shù)據(jù)的輸出1.8弛豫過程1.9磁屏蔽常數(shù)1.10化學位移1.11傅里葉變換超導核磁共振儀參考文獻第2章核磁共振
王槐三編著的《高分子物理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是在《高分子物理教程》(王槐三等,科學出版社,2008年)的基礎上,由國家工科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四川大學聯(lián)合南開大學和天津工業(yè)大學編修而成。本書系統(tǒng)講述各種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性能及其相關性原理。全書分為8章,內(nèi)容包括緒論,聚合物分子鏈結構,高分子溶液
本書共11章,包括聚合物高彈性,聚合物黏彈性,聚合物屈服、斷裂與強度,聚合物流變性,聚合物的介電和離子導電性能,導電聚合物結構與性能,聚合物光學性質(zhì),聚合物熱性能,聚合物的表面性質(zhì),聚合物溶液熱力學與溶液光散射,發(fā)展中的聚合物結構與性能的相互關系。本書深入地闡述了高分子物理基本概念,概念的論證主要用實驗研究成果,同時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