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材料及其應用》依據國家新頒布的《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混凝土結構防火涂料》(GB28375—2012)、《電纜防火涂料》(GB28374—2012)、《建筑用安全玻璃第1部分:防火玻璃》(GB15763.1—2009)等標準進行編寫,主要介紹了材料燃燒與阻燃基礎、建筑防火板材及應用、建
本書重點講解了尼康單反相機的功能設置及使用方法,以解決許多攝影愛好者雖然一直在使用相機,但對許多實用功能缺乏了解的問題。本書對相機的每一個按鈕以及絕大部分常用功能菜單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并對各類鏡頭、濾鏡以及常用攝影附件的選擇與使用方法進行了介紹。同時,還通過大量精美的實拍照片,深入剖析了使用尼康單反相機拍攝人像、兒童、
本習題集依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于2010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工程圖學教學基本要求》,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和要求,遵照“強化應用,培養(yǎng)畫圖和看圖能力為教學重點”的原則編寫而成。主要內容有: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正投影基礎;立體及表面交線;軸測圖;組合體;機件的表達方法;機械圖;建筑施工圖;設備施工
本書重點講解了佳能單反相機的功能設置及使用方法,以解決許多攝影愛好者雖然一直在使用相機,但對許多實用功能缺乏了解的問題。本書對相機的每一個按鈕以及絕大部分常用功能菜單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并對各類鏡頭、濾鏡以及常用攝影附件的選擇與使用方法進行了介紹。同時,還通過大量精美的實拍照片,深入剖析了使用佳能單反相機拍攝人像、兒童、
本教材包含建筑材料中較為常見的塑料、涂料、橡膠、泡沫塑料、塑料的加工與成型、水泥與混凝土、膠黏劑和防水卷材八個模塊,以材料的“制備—結構—性能”為主線,將常見建筑材料的制備或改性方法、結構與性能的表征和檢測方法融入每個模塊。以期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專業(yè)知識,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本教材不僅可
本書是依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于2010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工程圖學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全書共分九章,內容包括:制圖基本知識和技能,正投影基礎,基本體及表面交線的投影,軸測圖,組合體,機件的表達方法,機械圖,建筑施工圖、設備施工圖等。本教材可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各專業(yè)的工程制圖課程教材(參考教學時數
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與應用的核心問題是高品質制備、性能與功能設計、界面控制三大問題。目前國內的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還是以制備技術和材料性能提高為主的,性能設計和功能設計才剛剛開始。本書總結了著者30余年的成果針對這三大問題,以金屬基復合材研究的基本方法(力圖以哲學思想)作為主線展開著者的研究思路和發(fā)明過程,進一步闡述已經逐
工程測量是測繪科學與技術中一門基于技術性、應用性為一體的學科。本書在講述最新的基本理論、方法、技術手段同時結合典型工程實例進行分析,內容涵括工民建筑、道路、水利工程、管線工程、精密工程等工程的控制測量、施工放樣等,此外還增加了作者長期以來在教學、科研、工程開發(fā)等方面的經驗和成果。
本專著結合自己近10年的研究成果進行編寫,其主要內容包括:(1)修正連續(xù)介質模型;(2)動力系統分支理論;(3)基于彈性梁模型的輸流多壁碳納米管的動力學特性研究;(4)基于彈性殼模型的充流多壁碳納米管動力學特性研究;(5)充流多壁碳納米管的非線性振動特性研究。
碳纖維增韌碳化硅復合材料(C/C-SiC),是一種應現代航天航空科技發(fā)展而涌現出來的新型復合材料。20世紀90年代中期,C/C-SiC復合材料開始應用于摩擦領域,成為最新一代高性能制動材料引起科研工作者廣泛的關注和重視,迅速引起了我國和德、美、日等國研究者的青睞。自2001年以來,中南大學研制的C/C-SiC制動材料在
本書以功能材料為主線,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備及應用,全書共分7章,主要內容有緒論、磁性材料制備工藝、非晶態(tài)材料制備工藝、納米材料制備工藝、陶瓷材料制備工藝、功能復合材料制備工藝、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備工藝。本書的攥寫目的是向讀者介紹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和制備方法,使讀者能熟練處理功能材料制備和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
無煙煤具有與石墨相似的層片結構,但其片層結構定向性遠不及石墨。如果采用深加工技術對無煙煤進行改性,制備煤基功能性復合材料,將為煤炭資源的潔凈利用提供新途徑。 本書在說明無煙煤原材料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無煙煤改性獲得煤基功能性復合材料的各項改進技術與原理。主要包括無煙煤的氧化和酸浸處理,無煙煤的溶脹和插層改性,
本書以高分子材料的結構·性能·應用為主線,聯系其他材料科學,理論結合實際,介紹了各類高分子材料的基礎知識和相關的加工成型方法。全書共分6章,高分子材料科學概述、塑料與增塑劑、高分子材料在汽車工業(yè)中的應用、醫(yī)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納米材料與高分子材料的新發(fā)展,此外,書末附有高分子材料專業(yè)詞匯注釋。本書闡述了高
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真空材料在真空科學技術中的使用。如真空應用及真空設備的殼體、真空環(huán)境用材、真空泵、真空元件、真空規(guī)管用材,各類真空獲得手段的工作物質、氣體捕獲泵吸氣材料,各類密封材料,真空容器內的結構和機構用材料以及實現特定功能的各種材料等。本書又闡述了材料性能對真空系統性能的影響,材料的真空性能,分別敘述蒸發(fā)和凝結、
《博士后文庫:納米流體流動與相間作用》對納米流體流動傳熱和兩相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重點論述,內容包括納米流體的應用背景、制備方法和整體特性,納米流體繞圓柱和通道內流動傳熱的數值模擬,納米顆粒和流體之間主要作用的阻力和布朗力的模型改進,基于溫度非線性分布的有效熱導率的研究,與溫度梯度剪切變化和顆粒旋轉相關的熱泳作用方式的提
本書根據教育部高等工科院校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面向21世紀工科力學課程教學改革材料力學中多學時的要求編寫而成。在內容的編排中,將微元體法在第一章的應力基本概念中開始引入,而且在每一種基本變形中也強調其微元體的畫法,這樣降低了應力狀態(tài)微元體畫法這一難度。在彎曲的內力中通過變形來闡述內力的正負,并結合變形采用直接法求解截
本書主要介紹納米纖維素的制備及功能化應用基礎,具體的制備方法包括酸水解法,超聲輔助酸水解法以及化學預處理結合高強超聲法。重點介紹了通過這些方法制備出的納米纖維素的結構與性能,并在此基礎上將納米纖維素用于增強聚乙烯醇、聚乳酸復合材料;以納米纖維素為基質制備磁性納米復合材料、介孔二氧化鈦、介孔二氧化硅以及介孔炭材料;并進一
本書講述包裝各種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標準,運輸包裝標準,包裝方法標準,包裝設計標準,綠色包裝標準,大型包裝標準與包裝法規(guī)等,主要對知識產權法進行編寫,包括案例分析等。
本書重點討論了工業(yè)造型設計的基本知識、經典理論和先進設計技能,以國外先進教學理念下使用的教材編寫形式為參照,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并強調理論結合實際。本書內容包含大量實踐情景模擬,是一本適應項目教學法、支持行為導向教育、學生易學、老師易交的教材。
本書編者總結了多年來從事設計教學與實踐的經驗,并參閱了國內外大量相關教材和成功的設計案例,在書中展現了目前通用的創(chuàng)新設計方法,介紹了產品從設計到實施的過程和步驟,包括創(chuàng)新設計的思維方法、產品調研和定位、創(chuàng)意展開、設計表現和實施等,配合大量案例以及分析,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