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四卷,分沿革、山川、形勝、風俗、封藩、城池、公署、秩官、賦役、土產(chǎn)、秩祀、學校、選舉、封贈、恩萌、武冑、人物列傳、孝行、隱逸、列女、流寓、災祥、古跡、藝文等。
咸陽,陜西省地級市,位于陜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咸陽東鄰省會西安,西接*楊凌農業(yè)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示范區(qū),西北與甘肅接壤。轄2區(qū)1市10縣,總面積10246平方公里。古咸陽為秦帝國之都城,她承載著王氣,承載著風水,承載著文明嬗變的脈絡,也承載著王朝興衰的密碼。本書圖文并茂,引人入勝地再現(xiàn)
《集成》志書的選錄,采取頂層設計,編制目錄,進而采用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方法,以收疏而不漏之效。為此,首先以《中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阿壩藏族自治州》所列舊志目錄為《集成》的宏觀參考書目,以其收錄的25種志書體例為選錄標準,即志(含鄉(xiāng)土志)、志略(含志略草案)、紀略、概說、圖說、采訪冊等六大門類。其次,以四川省內各地方志書目
《陳旭麓文集》(精裝五卷)系著名歷史學家陳旭麓先生一生文字生涯的結晶,除了收錄先生在1949年以后有代表性的學術論著,還匯編了先生早年(1949年以前)的作品,比如學士論文《司馬遷的歷史觀》、25歲之年任貴州修文中學校長時所寫的《論當前縣立中學的幾個問題》、1942年編輯出版的《初中本國史》,等等,許多作品為1949年
本書共一百零五卷,自《路史》《漢武故事》起,至明中葉之《復辟錄》止,每種一卷。收錄作品廣泛,前收六朝至明代重要野史、小史,略依所記史實先后編排,后列有關邊疆和域外的雜著,如《滇載記》《炎徼紀聞》《真臘風土記》等。所輯一百零六種著作均為歷代野史名作,保留了不少有價值的作品,可補正史所不足。本書據(jù)印有“萬歷甲申長至日沔陽陳
《淞滬抗戰(zhàn)史料叢書續(xù)編Ⅲ》是由上海市委宣傳部主持的《上?箲(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研究叢書》的一部分,也是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之一,本套叢書精選了斯坦福大學東亞圖書館中關于兩次淞滬抗戰(zhàn)的珍貴史料,體現(xiàn)了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偉大力量。叢書的出版對于研究上海抗戰(zhàn)史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本書為清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刻本《重慶府涪州志》四卷影印本,對涪陵燦爛悠久的文明做了輯錄。
本書記載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的的歷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chǎn)等的專書。
本書記載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的的歷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chǎn)等的專書。
本書共16卷,首4卷、末2卷(靈巖志略上、靈巖志略下),約36萬字。全書共分為地圖、職官、食貨、學校、祠祀、人物、藝文、雜事等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