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百縣(市、區(qū))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死難者名錄(套裝1-14冊)》收錄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山東省16個市近17萬死難者名錄,包括姓名、籍貫、年齡、性別、死難時間五項要素。用具體數(shù)字來反映當年中華民族遭受的巨大災難,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山東犯下的滔天罪行。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國重大慘案(套裝1-12冊)》收錄了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肆殺戮而制造的重大慘案,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在世界歷史上寫下了黑暗和恐怖的一頁。《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全國重大慘案(套裝1-12冊)》收錄的慘案,以一次性或一個時間段內(nèi)傷亡800人以上為限,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反
文獻資料是研究歷史文化的基礎。近年來,中國大陸學界在搜集整理出版臺灣文獻資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2004年,廈門大學陳支平教授主編的《臺灣文獻匯刊》100冊,由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所屬九州出版社和廈門大學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發(fā)行,在學界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在《臺灣文獻匯刊》的影響推動下,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于2005年開始組織
本書概述了1950-2014年河南省政協(xié)的發(fā)展演進情況。
本書共分為六冊內(nèi)容,全書以明朝為寫作背景,從開朝皇帝朱元璋開始介紹,按照時間順序,依次講述了整個明王朝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
經(jīng)過精心裝扮的汪偽政權,與同時期其他偽政權相比,具有很大的欺騙性:第一,在政治上,它標榜繼承中國國民黨的黨統(tǒng),有一套完整的政治綱領;第二,在組織上,它具有比較完備的政權形態(tài);第三,在對外關系方面,表面上也顯現(xiàn)出相對的“獨立性”。 汪偽政權一經(jīng)建立,各機構便粉墨登場,行使職權,出版公報,訂立法律法規(guī)。至1941年,汪偽
《中國定窯》分為上、下兩卷,三十余萬字,近兩千幅圖片,依據(jù)史料全方位闡釋中國定窯崛起的社會背景、文化風貌、藝術借鑒以及古今生產(chǎn)工藝流程等,涉及面廣,是一部大型文獻類圖書。全書以古今兩條線為切入點,其中古代定窯部分以考古為主要依據(jù),結合實物材料及當前研究成果,對古代定瓷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造型裝飾風格、各個角度都有細節(jié)展示
晉郭璞著,分上中下三集。書中文字精練,敘事概括,古代中國的地理、地貌、山川、物產(chǎn)等方面的重要內(nèi)容。從其內(nèi)容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掌握了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岳分布西部集中東部分散兩大特征,同時對境內(nèi)的主要水系也有了深刻了解。其次,對境內(nèi)自然地理現(xiàn)象的觀察也相當準確。正確記述了東部兗、徐、揚三州自然景觀、植物景觀特征。再次,
《中國歷史人物史料文獻匯編》涵蓋先秦至清末近三千年存留的全部重要文獻,收集自上古至清代古代歷史人名近二十萬,悠悠五千年文化,立體展開,一覽無余。彌補了《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和《中國歷史大辭典》等過于簡略的不足,每個歷史人物的材料較為完整,不僅收入二十五史中的傳記全文,還采集了野史、年譜、碑刻;其內(nèi)容較《中國歷代人名大
本書涵蓋先秦至民國近三千年存留的全部重要史料文獻,包括:正史、野史、載記,有碑刻、文集、筆記和方志中的人物史料。收集的范圍自先秦迄民國之歷代人物資料。不論人物地位高低,是歷史名人還是泛泛之輩,材料或多或少,只要是編者在文獻中見到的人物都盡可能網(wǎng)羅其中。不僅如此,此外還收入了相關人物的評論、按語、論曰等。其數(shù)量和內(nèi)容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