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瘻庵詩集》,附《癭瘻庵詩外集》,為清末民初著名詩人、劇作家羅惇融的詩集。羅惇融(一八八〇-一九二四年),廣東順德人。字掞東,號瘻庵,晚年號瘻公,以號行與陳千秋、梁啟超等同為康有為弟子。羅惇曧素有詩名,與梁鼎芬、黃節(jié)、曾習經合稱“嶺南近代四家”。羅惇融臨終前將自己的詩歌托付給詩人曾習經選定。曾習經不負友人之托,選定了
葉劍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的忠誠戰(zhàn)士,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之一,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重要職務的領導人。他在漫長的革命征途中,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建立了豐功偉績,受到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外華僑、港澳臺同胞以及國際友人的愛戴和崇敬。
毛詩注疏
《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藍印本)》主要收錄他晚年貶謫惠州、儋州時追和東晉詩人陶淵明詩歌的作品,寫作形式上全部采用次韻手法。該詩集在宋代多次刊行,并引發(fā)宋人關注蘇軾和陶詩的興趣。宋代即有蔡正孫、施元之、顧禧、蔡夢弼、傅共等多人箋注、評說,并傳播到海外,此后在元明清時期也多次編刻。本此出版的底本為宋刊本,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
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上下)(精)
本書為為晚明張楚叔與張旭初合編,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武林張師齡白雪齋刊本。前三集為張楚叔編,張旭初刪訂。主要選錄當時昆腔南曲,附有近30幅插圖。為使故輯廣為流傳,張氏兄弟選集明時佳曲麗詩,點出明曲博雅、真率的本質。所集各曲反映明曲華麗的詞藻。曲后常有編者評語。插圖線條細膩綿密,描繪的辭曲意境閑適而華麗,技
顧仲方《百詠圖譜》二卷附《詠物新詞圖譜》一卷,(明)華亭顧正誼撰,顧仲方《百詠圖譜》此編凡五言百首,正文行楷流美,其中有數首合配一圖者,故有圖八十二幅為全帙,所詠多美人花娘、朱唇翠眉、思春傷秋、琴棋書畫等。圖繪布景繁縟,層次疊進,遠近分明,峰巒清流、花鳥竹石、亭榭樓臺皆布局有序,人物則纖麗細致,姿態(tài)妍美!对佄镄略~圖譜
《吳騷集》(一函二冊)共四卷,萬歷四十二年(1614)刻本,是明代晚期文學家王穉登編選的一部明代散曲集,共收錄了梁少白、文衡山、李復初、沈青門、陸包山、楊升庵、唐伯虎、劉東生、王雅宜、許然名、陳大升、祝枝山、梅禹金、王百谷等二十余人的作品,反映了明代晚期散曲小令的發(fā)展。作品清新雅致,是研究明代曲學的重要書籍。其中的木刻
《兩當軒集》的作者黃景仁(1749—1783),字仲則,是乾隆年間常州的著名詩人,他以“詩人之詩”在清代詩壇上獨樹一幟,“乾隆六十年間,論詩者推為d一”。其詩詞集的版本達三十余種,其中詞集的流傳及各種版本(包括詩詞合刊本)的關系尤為錯綜復雜。本書在全面梳理其詩詞集(包括刻本、抄本、稿本,以及各家詞選等)流傳和刊刻過程的
《民國詞集叢刊》,是曹辛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民國詞集編年敘錄與提要”的重要階段成果,是一次對民國詞集進行大規(guī)模的系統(tǒng)梳理,收錄了249位民國詞人的289部詞集,《民國名家詞集選刊》(朱惠國、吳平編)收錄者,不再重復收錄。 本叢刊收錄“民國詞”的范圍較廣,是指在民國時期生活的詞人的詞作。從時間跨度上講,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