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四川通志》,清常明、楊芳燦等纂修。二百零四卷。常明,滿洲鑲紅旗人,曾官四川總督。楊芳燦,字容裳,江蘇無錫人。乾隆拔貢,官知縣、戶部員外郎。著有《真率齋稿》《芙蓉山館詩詞稿》等!都螒c四川通志》有天文、輿地、食貨、學校、武備、職官、選舉、人物、經籍、紀事、西域、雜類等十二志。其中所記沿革、江源、堤堰、邊防、土司有較
本叢書底本為民國初年上虞羅振玉旅居天津時刊印本。收錄古寫本《貞觀政要》殘卷、日本寬文刻本《帝范》二卷、《臣軌》二卷、明人鈔本《四夷館考》二卷、手稿本清王鯤《話雨樓碑帖目錄》一卷、以及羅振玉編定的《重校定紀元編》三卷、《蒿里遺文目錄》十卷、《雪堂藏古器目錄》一卷等著作。其中李慈銘所輯《紀元編》本已完備,羅振玉以三十年之功
本書作者出于對大運河文化的熱愛和作為炎黃子孫的強烈責任心,利用他所掌握的360°巨幅攝影的專業(yè)特長,在多年文化積淀的基礎上,拍攝編輯了這本大型畫冊《中國大運河全景圖》。內容包括:運河北方起點燃燈佛塔、“天津搖籃”三岔河口、滄州“Ω灣”運河圓舞、古代水工華家夯土等。
本書內容分兩部分:一是“文獻”,一是“書志”。海上絲綢之路文獻主要為文字文獻,要求選刊精準全面。諸如海圖、考古發(fā)現(xiàn)、遺址等,則均作為插圖。‘書志”介紹其文獻來源、基本內容、研究價值與相關研究狀況,具有導讀意義與研究性。書志撰寫者均為對該領城有一定研究的專家。小語種文獻的書志力求請該國學者撰寫。
康熙《永寧州志》由謝汝霖纂修。謝汝霖,字用弼,福建長樂人,康熙四十年(1701)任永寧知州,“興利除弊,多善政”該志分興地、建置、食貨、秩官、秩祀、選舉、人物、藝文八卷,“于歷朝兵事殊無所記錄”,F(xiàn)存康熙四十一年(1702)刻本。光緒《永寧州志》由姚啟瑞修、方淵如纂。姚啟瑞,字縵云,監(jiān)生,安徽桐城人,光緒五年(1879
《武當山》以圖為主,圖文并茂,從“問道武當”和“養(yǎng)生太極”兩大主題思路出發(fā),從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道教文化等角度介紹了武當山的自然和人文歷史、人文景觀、自然景以及武當山的道教文化、武術文化、養(yǎng)生文化等。精選武當山精彩攝影作品200余副,配以簡要的說明性文字介紹,將武當山的亙古無雙勝景和厚重人文歷史面向
《任伯年研究大系·繪畫經典》(第7卷)上、下,本卷主要精選任伯年各時期的繪畫作品。分為上下兩冊,其中按照題材類型分為三類:人物(約280幅)、花鳥(約340幅)、山水及其他(約30幅)。本卷還收錄部分從未出版過的任伯年繪畫作品,以此更全面的總結任伯年的繪畫成果。任伯年不同階段的藝術風格是不斷在變化的,為更方便讀者體會、
本卷《繪畫藝術研究》以國際和歷史的學術視野,全面梳理、篩選,收錄近現(xiàn)代以來中國著名美術理論大家、繪畫大家,當代國內外任伯年學術研究領域極具代表性的專家、學者之文近70篇。該卷分上下兩冊,按照文章研究方向的不同,大致分為兩類:一、繪畫綜合性研究。此類文論大處著眼,從整體角度探討任伯年的繪畫藝術特色。二、專題性研究。此類文
本書介紹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內自漢代迄今的瓦、印、令牌、木匾、刻石、碑銘等資料共一百八十種。所收資料,一般均按鐫刻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
本書內容講述:在中國近現(xiàn)代學術史上和教育史上,鋼和泰(AlexandervonStael-Holstein)這個名字值得銘記。1917年來到中國之后,除了1928-1929學年在哈佛大學訪問之外,他的后半生都是在中國度過的。他先后擔任北京大學梵文教授,哈佛大學中亞語文學教授等職。從學術史和教育史上來說,鋼和泰是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