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程硯秋玉霜簃戲曲珍本叢刊(共44冊)(精)
《楚辭》運用楚地(今湖南、湖北、安徽西部一帶)的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東觀余論》)。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與《詩經(jīng)》古樸的四言體詩相比,楚辭的句式較活潑,句中有時使用楚國方言
毛澤東從延安到北京,千叮嚀萬囑咐部下必須給他帶一套書,就是這套書!可以說,這套書是毛澤東了解中國歷史的入門之書。從秦朝到民國2000余年歷史,蔡東藩以正史為經(jīng)、軼聞為緯,用《三國演義》式的語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寫成了這套中國最完整的歷史小說。從1915年開始創(chuàng)作《清史通俗演義》,至1926年《后漢通俗演義》出版,整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空前也可說絕后的偉大戲劇詩人,是有史以來全世界最偉大的文豪。經(jīng)過幾代翻譯工作者近百年的艱辛勞作和不懈努力,華語世界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五套莎士比亞全集的譯本,此前的四套
本文集收入王蒙1948年至2012年的主要作品,編為45卷。第1至8卷為長篇小說。第9至15卷為中短篇小說、系列小說、微型小說。第16至18卷為散文隨筆、報告文學、。第19卷為詩歌,包括新體詩、舊體詩、散文詩及關于李商隱的論文和談論古典詩詞的文章。第20卷為“欲讀書結”專欄文章。第21至23卷為論文學與創(chuàng)作。第24至2
《博伽梵往世書》成書約在公元前幾十年到公元10世紀期間,主體是詩,也有散文,采用對話格式,全書不是按照時間邏輯展開的,而是故事套故事,對話套對話,共分為12篇,332章,約18000頌。翻譯成中文共19卷,此次出版的是前12卷,1—9篇。《博伽梵往世書》主要描述毗濕奴10次下凡救世,化身為魚、為豬、為半人半獅怪物,或為
《中外神話傳說總集》一書稿主要描述了中國遠古、中古時期以及世界古代史上的的一些神話故事與民間傳說,編撰者王小寬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穎為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書稿故事性較強內(nèi)容積極向上,對廣大青少年提高課外閱讀興趣有一定的幫助。
崇賢館始置唐代太宗朝,設有學士、校畫郎各二人,掌管經(jīng)籍圖書並教授諸生。 一九九九年,同道者矢志復興崇賢館。立館理念:積累和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國人及世界提供園學體驗和禪修之所。該館在季羨林、啟功、馮其庸三位國學大師及著名文史學家傅璇琮、毛佩琦先生指遵下,遴選先賢原典並注,陸續(xù)以宣紙精品圖書面世。 崇賢館藏書涵蓋經(jīng)、
《三國志演義》(1函10冊)是我國小說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作者通過集中描繪三國時代各封建統(tǒng)治集團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揭示了東漢末年社會的動蕩和黑暗,譴責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眾的苦難和他們呼喚明君、呼喚安定的強烈愿望。該書采用宣紙制作,值得收藏。
《金瓶梅詞話》,也稱《金瓶梅》,是中國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長篇白話世情章回小說。是明代“四大奇書”之首。也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它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開拓性意義,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