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詩集收錄了殷龍龍筆耕不輟三十余年的精華之作。這是一位身患腦癱癥、行動不便的民間詩人,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和寫詩,執(zhí)著于文字之美。詩作既有自我敘述、內(nèi)心觀照,對生命的思考,對親情與友情的歌頌,亦從更高的視角俯瞰現(xiàn)實世界,關(guān)注人間百態(tài)、書寫各色小人物的喜怒哀樂。
《藏地短札》是詩人陳勁松的一部散文詩集。按照關(guān)注對象的不同,詩集分為“高原物語”“遙寄故鄉(xiāng)”“低語”“紙上風(fēng)景”“鏡像”四部分。作者生活在西部,青藏高原是許多詩人歌唱過的一片神奇的土地,而在作者的詩行里,它又呈現(xiàn)了別具一格的獨特風(fēng)貌。在高原廣袤的背景下,作者著意吟誦的,是生命,是一花一世界的情懷。專注于細部的刻畫、典型
《納蘭性德全集》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納蘭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為基準,另有補遺。本書《納蘭詞·人生若只如初見》收錄了納蘭性德具有代表性的詞作,并由專家對其做了精心注釋,版式精美,是納蘭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詩經(jīng)/中華國學(xué)經(jīng)典全民閱讀書庫
本書收錄了納蘭性德具有代表性的詞作,都是對納蘭性德情感的真實寫照,并附有注釋、賞析等欄目,從多角度將作品的主題思想、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所蘊含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來。同時,同詞情詞境相契合的人物畫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圖等,通過多種視覺要素的有機結(jié)合,達到“詞中有畫,畫中有詞”的藝術(shù)境界。
本書作者林凱旋遍訪茶山,一種茶一首詩,創(chuàng)作了百首茶詩。作者將自己對于不同品種的茶的細膩感受以及對于茶道的理解融入到詩歌當中,呈現(xiàn)中國詩歌目前的獨特性情之美。這些茶詩已經(jīng)超出了詩歌的意義,讀者在品讀的過程中,既可以增長關(guān)于茶的種植、制茶的知識,又能從其中了解不同茶的屬性與品德。
純凈的百合,有沒有盛開的兩朵。為你,為我,其實,我們的心里已經(jīng)有了答案了!对*適合的年紀彼此遇見》的作者高翔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多年,寫下了二百多篇詩歌,詩中作者文筆細膩,感情真摯,或托物言志,或直敘心意,表達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和無限的情懷。
廈門近現(xiàn)代文化名人蘇警予和謝云聲二人的三種詩集合編。包括:(1)蘇警予、謝云聲《隨天付與廬?靈簫閣甲子雜詩合刊》,影印底本為廈門文化印書館1926年刊印本;(2)蘇警予《菲島雜詩》,影印底本為菲律賓1940年刊印本;謝云聲《海外集》,影印底本為新加坡彩虹彩印有限公司1967年刊印本。
廈門近現(xiàn)代名人林爾嘉(字菽莊)的詩集,包括詩稿和附錄兩部分。詩稿收錄林爾嘉詩三百多首。附錄包括:菽莊花園文獻、鷺江摩崖、廬山文獻、莫干山西湖摩崖、戊辰三三小蘭亭修禊詩存、戊辰九九登高詩存,共六部分,影印底本為臺北林氏家屬1973年10月刊印本。
近代寓居廈門的文化名人沈琇瑩(傲樵)的詞集和詩集。《寄傲山館詞稿》十四卷,包括泡影詞稿、前燕游詞稿、后燕游詞稿、鮫珠詞稿、懺綺詞稿,影印底本為“菽莊叢書”第三種,1940年鉛印本;《壺天吟》六卷,為作者《寄傲山館詩稿》之第五篇,影印底本為“菽莊叢書”第五種,1943年鉛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