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楷書章法教程》凝聚了田英章先生50余年習書生涯的心血和精華,也傾注了我社全體工作人員的汗水與熱情。教材針對初學者的實際情況,涉及書法教學的各個方面,循序漸進,深入淺出。語言精練,技法純熟,例字甚豐,是學習楷書的一套不可多得的教學經典。我們期待本套教程能給廣大書法愛好者帶來學習的收獲和藝術的享受,在大家學書的過程中
《文字設計》編寫過程中主要參考了《商業(yè)設計入門》、《美術設計師手冊》、《美術字技法講活》、《數(shù)值文字特效》等書籍。書中圖片除引自上述書籍外,還有《廣告美術字體設計大典》、《中國’96設計年鑒》、《ARTIEILE》、《精致手繪POP》以及一些美術字小冊子和有關的其他雜志和資料,恕不一一列舉出處。其中部分作品是作者授劉期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沿革篇,對書學史進行概括性的介紹;二是實踐篇,主要講述學書技巧和各種書體;三是賞析篇,一方面在前代重點書法名跡抽取一部分精品進行分析與品評,另一方面還優(yōu)選了歷代書論中的名言名論進行提示性閱讀。本書適用于各院校美術專業(yè)學生、函授生、自考生及普通美術愛好者。
在我國書法篆刻藝術界中,程與天稱得上是一位傳奇人物,早年師從于古文字學家于省吾、容庚,成名于20世紀70年代“”時期,以金石篆刻和書法藝術名滿中外。本書收錄程與天先生的書法、碑刻、篆刻作品近百幅,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他在書法篆刻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具有較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近年來,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中紛紛設立專門的書法系、所,建立相應的學科點,高等書法教育蓬勃開展,其勢已成燎原。凝聚群體智慧,發(fā)揮合作效應,廣泛吸納資源,對高等書法教育學科建設的一系列問題展開充分研究與探討,為學科整體發(fā)展提供有價值的思想成果、建立必要的相關機制,已成為當前高等書法教育發(fā)展的一項重要任務。研討會擬定的主要議
印章藝術是我國特有的一個藝術品種。它是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印章藝術具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雙重性,它的形成和發(fā)展與我們國家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等均有密切的關系,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審美經驗,體現(xiàn)了民族素質和文化精神風貌,顯示了中國藝術的特有魅力。 從原始社會印章的萌芽與形成到中華人
本書是當代著名書法家李鐸先生所著《論書斷語》及手稿影印本,全書分引論、習書、啟語、創(chuàng)度、學養(yǎng)、意韻、情致、品評等章節(jié),全面論述作為一個書家應走的道路和應具有的品質和學養(yǎng),文體為語錄形式,語言平易、思路精深,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加上圖文并茂,是學書者和廣大書法愛好者應認真讀一讀的好書。
1995年,啟功先生為了給一位在香港的朋友的母親祝壽,又書寫了一件《心經》(宣紙中堂,高90cm寬60cm),這件《心經》先由榮寶齋按原大復制裝裱成立軸,收藏保存。2005年,啟功先生逝世后,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為悼念先生,又按原件拍照后,改用電子版重新排版制成冊頁出版。2012年,啟功先生百年誕辰時,香港的朋友專程將此
本書為繁體豎排文字。本書為清內府原藏于沈陽故宮翔鳳閣內的四百余件歷代書畫珍品詳目,書中所記珍異書畫之品與清廷分貯于此地的其它寶物一樣,基本上是乾隆時期從北京調運至此,以后代有所增。這些藏品大多于民國初年袁世凱統(tǒng)治時期被運往北京,抗戰(zhàn)后又流散各地。這部書畫詳目當是清廷其時典守沈陽故宮的官員所作,內分卷、軸、冊、經、幅、額
本書屬于大學公共藝術教育叢書,系統(tǒng)講解了中國書法的基本構成、基礎知識以及書法的基本要領,同時介紹了鑒賞書法的基本知識和歷代書法名家的經典作品。本書內容充實、形式活潑,融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巧于一體。本書適合普通高等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學生使用,也適合作為書法愛好者自學教材,以進一步提高藝術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