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胡奇良老師從教以來的27篇教學散文,內(nèi)容涵蓋其教學觀、方法論和具體課例,分觀點思考、教材分析、教學案例、寫作應用四個部分,是其教學探索、改革實踐成果的結晶。
上海辭書出版社編纂的《中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匯編·清末卷》收錄了中國近代開啟普及教育以來編纂、出版的各科教科書。該叢書設有《綜合商業(yè)、經(jīng)濟》卷,其中綜合一科收錄了37種教科書,其中學生用書28種,教學參考用書9種,編纂、出版時間在1896年至1906年間。這段時間正是中國近代普及教育的濫觴期,這些教科書因其
《中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匯編·清末卷:語文》收錄19021911年出版的中小學語文教科書109種,影印出版。全書以課程設置(分為讀音識字、文法說話、閱讀、作文、習字等科目)為經(jīng),出版時間為緯進行編排,所收書目既有大量民間個人、機構編纂的識字課本、教科書,又有官方學部編譯圖書局組織編寫的教材,全面反映了清末語
本書從高考古詩詞閱讀的能力要求出發(fā),以理解為主,逐步提高鑒賞能力,把歷年高考古詩詞題的所有考點加以歸納分類,從詩歌角度,分為75種鑒賞方法,加以解讀。書中既有關于古詩的一些基本常識,如格律、音韻、修辭表現(xiàn)手法,又有關于不同題材詩歌的簡介,同時本著知人論世的原則,還對一些詩人作了介紹,對一些傳統(tǒng)名篇作要言不煩的點評,每首
"高考作文榜樣"系列圖書由多校名師所著,《高考作文榜樣王召強卷》為其中一冊。本書作者為復旦附中名師王召強,書中結合作者多年豐富的一線寫作教學經(jīng)驗和生動的教學案例,從審題、確立論點、怎樣論證、論據(jù)資源等方面一步步系統(tǒng)地指導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高考作文,從而讓學生作文成為高考作文的榜樣。本書分為12講,從"假如我能阻止一顆心碎"
本書內(nèi)容緊扣新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教材,注重古詩文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通過課文精講、課文精譯、課文精練、單元任務等內(nèi)容,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高考古詩文的知識點,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提升學習效果。每篇古詩文的講解內(nèi)容包括作者印象、寫作背景、閱讀導引、寫法舉要等,并附加知識鏈接,全面提升學生的古詩文素養(yǎng)和應試能力。本書適合高二年級學
本書共分三篇。篇為關于深度學習的理論研究。筆者從研究背景、概念詮釋、理論基礎、研究現(xiàn)狀等維度對深度學習相關理論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和理性思考。第二篇為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筆者基于多年來的課堂教學實踐,以來自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后文將其統(tǒng)一簡稱為人民版必修)和
根據(jù)新*標推薦的篇目編寫而成。通過作者介紹、作品簡介、字詞注釋、詩文賞析、高考典題等環(huán)節(jié),將提高素質(zhì)與提高考試成績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試圖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學習,達到培養(yǎng)學生應試能力的目的。
《化學》(通用類)第一版為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本書根據(jù)教育部2020年頒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化學課程標準》要求,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編寫。本教材共六個主題,主要內(nèi)容有:原子結構和化學鍵、化學反應及其規(guī)律、溶液與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簡單有機化合物及其應用、常見生物分子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等
本書共分為八個單元,每個單元包含“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建議”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