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章《月亮歌》,山里的夜曲。哈尼族風格,哈尼人崇拜月亮。樂曲表現(xiàn)了月亮的三個品質:靜、明、行。月亮不像熱鬧的繁星,她始終保持著寧靜,當萬物睡去時她卻獨明,且靜而不止,在快速運行,傳遞著太陽的光芒。她彷佛在靜觀著人間,回顧著過去又深思著未來…… 第二樂章《太陽歌》,節(jié)日的歡歌
此書為建黨百年主題出版圖書,由我國著名合唱指揮家、教育家吳靈芬教授主編,作者根據(jù)中國共產黨四個發(fā)展時期,選取了具有時代性與藝術性并存的經典作品如《歌八百壯士》《我的祖國》等和近現(xiàn)代新創(chuàng)作、改編的作品如《不忘初心》《共圓中國夢》等集結成冊。適合于廣大合唱事業(yè)工作者及愛好者。
本書收錄了《要找恩人八路軍》《打右衛(wèi)》《犧盟會》《兒童團查路條》《送子弟兵上前線》《圍困蒲閣寨》《槐樹開花碎紛紛》《織手巾》《大紅公雞窗臺臥》《送哥哥參軍走》等民歌。
秦文琛是備受關注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作曲家,意大利《音樂路徑》曾評論他為“當代管弦樂界的杰出作曲家,其作品可以被視為是東西融合這條富有發(fā)展?jié)摿Φ缆飞系囊粋參照點”。近年來,他接受過包括柏林交響樂團、波恩貝多芬國際音樂節(jié)、華沙之秋國際音樂節(jié)、德國巴伐利亞廣播電臺、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等大量國際音樂機構的委約創(chuàng)作。已有近百
《樂隊協(xié)奏曲:為民族管弦樂隊而作》以廣東民間音樂素材為基礎,充分調動樂隊各組樂器之間的彼此協(xié)作關系,注重風格與技術的有機結合,突出樂隊高超的演奏技術,對民族管弦樂隊的整體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樂隊協(xié)奏曲:為民族管弦樂隊而作》作品于2006年獲得由文化部主辦的第12屆全國音樂作品評獎暨國家文華獎民族管弦樂作品一等獎。
薩克斯協(xié)奏曲《西北謠》(為薩克斯與管弦樂隊而作),由姜萬通于2018年為深圳交響樂團委約創(chuàng)作。:樂曲根據(jù)西北地區(qū)歌謠具有悠揚、高亢、干澀、尖利的特點,將薩克斯特有的音色、技巧與管弦樂隊有機結合,運用民間音樂素材。借此,表現(xiàn)了勤勞勇敢和聰慧睿智的西北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唱著歌謠,從昨天走到今天,從今天走向未來,愿美好的憧
河南三門峽,被譽為“黃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鵝之城”。1957年,萬里黃河第一壩開工建設,三門峽市開始崛起在黃河之濱;同時,三門峽又有著豐富的文化遺存,仰韶文化點亮了中華文明的第一道曙光;今天的三門峽,是黃河流域最大的白天鵝棲息地和觀賞區(qū),每年冬天,數(shù)以萬計的白天鵝在這里棲息越冬,群鳥翔集、水天一色,奏響了人與自然的
百歌頌家鄉(xiāng)
本書是華韻師苑系列叢書之一,是關于笛子演奏江南風格的訓練教材。關于風格的訓練教材,應該包括某一地域或某一領域音樂風格的技術體系。而作品,也就是樂曲的風格訓練,可以說是院校教育的終極教學。這一階段的教學,除了風格技術、風格旋律的掌握,還要有對地域文化、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地方語言等全方位的綜合掌握,最終被融化于作品的演繹
. 鋼琴獨奏《自然一號》,由《冰雪的冥想》及《烈焰的音詩》兩首連續(xù)演奏的樂章組成。作品主要探索鋼琴與自然的關系,其中有對空間、色彩、氣息的探索,有對自然的感悟以及新的演奏法的拓展,并運用反差美學表現(xiàn)了一種樂觀面對逆境的精神。 1.《冰雪的冥想》,運用了作者新創(chuàng)的半鍵演奏法,使鋼琴音量、音色產生很大變化,以表現(xiàn)國畫中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