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劉世德先生研究《水滸傳》的專題集。收錄了劉世德先生多年研究《水滸傳》的主要成果,體現了作者注重版本考據的研究特色與對中國古典文學的深入理解。全書共五大部分,32篇文章,既有版本研究,也有對施耐庵、金圣嘆生平的考證,更有對《水滸傳》中一些不知名的小人物的分析,呈現了劉世德先生的獨到心得
《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是學習漢語對偶技巧和音韻格律的優(yōu)秀實用讀物,其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話典故、時令文史、人倫世俗、宮室珍寶、山河景物、器用飲食、鳥獸花木等。原著的精美語句多源于古代的詩、詞、文、賦,有的是引用原話,有的是化用句意,都蘊含著某種事物或某個典故。本書編者力求準確地找尋到每句話、每個典故的來源
《鄭敏創(chuàng)作思想:兼及1940年代以降中國新詩發(fā)展動向的考察》 將鄭敏詩歌創(chuàng)作及其詩學理論作為一個典型個案進行全方位考察,通過分析鄭敏創(chuàng)作思想如何由現代主義向后現代主義轉變的過程,來折射出20世紀新詩發(fā)展的歷程,試圖為當代新詩的建設尋找一種有價值的啟示。著作中把鄭敏創(chuàng)作思想的轉變作為出發(fā)點,以新詩的發(fā)展
《宋詞縱談/中學圖書館文庫·第二輯》是陳邇冬先生較為重要的一部專著,也是一部現當代學者談論與評析宋詞的精典之作。全書共為四章,從詞的來源與繼承、發(fā)展談起,到宋詞的四個時期、三大派系,再到對史上重要的近四十位宋詞名家及其作品作出精彩的評述。全書篇幅雖小,但文字簡練、評述精當、見解獨特、易讀易學,是一
本書分為遠古文學、古代文學、近現代文學、當代文學4部分。
《法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法說水滸傳》根據我國封建社會的法制體系以及《宋刑統(tǒng)》中的具體規(guī)定,對《水滸傳》中主要人物的涉法事件進行了分析、解讀和評價,并根據《水滸傳》中宋江、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主要人物在刑事案件中的所作所為,進一步剖析了人物性格和他們的內心訴求。
《法說紅樓夢》根據我國封建社會的法制體系、宗法思想和《大清律例》,對《紅樓夢》中的涉法事件和涉法人物進行介紹和分析,由于清代繼承了自唐以來封建法制思想的主干,其典章制度發(fā)達完備,堪稱中國封建法制的集大成者。作者余宗其以當時的禮刑、宗法思想對這部內容豐富、涉及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學名著進行研讀,旨在探究當時的國家法律與
《詩建設》旨在通過持續(xù)關注與追蹤致力于現代漢語精神與語言探索的詩與人,通過伴隨一代詩人最新的生長,見證與完成現代漢語真正意義上的成熟。雜志的常設欄目有:《開卷》、《詩選》、《跨界》、《細讀》、《筆記》、《建設》、《譯介》等。本期收錄了臧棣,于堅,黃燦然等20余位詩人的詩歌新作。
關于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研究,大都偏重詩歌,就其藝術成就而言,固無可厚非;而對彼時另一重要文體辭賦之發(fā)展演變,則關注較少,這對于全面了解本階段近四百年的文學狀況,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王琳教授教學與研究魏晉南北朝文學有年,功力深厚,尤著力于辭賦研究,于20世紀90年代出版了所著《六朝辭賦史》,受到學術界的廣泛好評。此后他仍孜
網絡文學理論批評體系的建構,要從基礎性的工作做起,一方面要立足文學作品本身,細讀網絡文學作品,引導讀者以批判性的眼光來閱讀作品;另一方面要立足網絡文學現場,解讀網絡文學。面對無序的網絡作品與茫然的網絡文學批評,找到標志性的關鍵詞,是理解的網絡文學的第一步,也是基礎的一步,因此本書從網絡文學現場選取100個關鍵詞,試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