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開放教育教材,涉及:漢字起源與形體演變,漢字結構的分析與說解,漢字的使用職能與使用現(xiàn)象,古代漢語的單音詞與復音詞,詞的本義與引申義,詞義的古今差異,同義詞與反義詞,實詞活用,虛詞,常見句式和特殊語序,固定結構,詩詞格律,修辭,文體,句讀,等等。
本書是繼我社出版的《100個漢語詞匯中的古代風俗史》《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100個日常俗語中的古代社會史》之后,許暉“100詞”系列的第四部作品。本書特別選取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100個詞語,揭示它們背后隱藏的令人大吃一驚的博物學知識,飛魚走獸、天文地理、器物珍寶,在漢語知識的講解中,展現(xiàn)古人眼中的世界
如何通過政策與制度建設保障城市軌道交通TOD模式的順利實施,是探索中國式現(xiàn)代化征程中城市軌道交通發(fā)展之路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書稿是繼2022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TOD政策指數(shù)研究報告的又一本報告性學術著作,主要包括指數(shù)解讀、案例分析、未來展望三大部分。指數(shù)解讀重點從TOD政策指數(shù)數(shù)據(jù)來源與變動、指數(shù)總體排名與解讀、指數(shù)分項
本書系作者多年教學經(jīng)驗和論文指導經(jīng)驗的總結,在此基礎上融合了作者主編《公共管理學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科版》的經(jīng)驗。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論文寫作的前置性條件(基本預設),論文選題的一些基本規(guī)則,構成論文必不可少的構件,以及進行理論建構的一些規(guī)則。
本書為《直通語文綜合6》的修訂版,第1版出版于2019年7月。隨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以及學情的變化,第1版無論內容還是體例都需要依據(jù)最新的形勢做出調整。本書即為第1版的修訂版。本書按照文學史脈絡共分10個單元,包含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現(xiàn)代10個歷史時期。每個單元包含課文、語言精講、文學園
方言文化指用地域方言形式表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現(xiàn)象,包括地方名物、民俗活動、口彩禁忌、俗語諺語、民間文藝等。本書稿共13章,以大量田野調查語料為基礎,客觀描寫記錄當代富平方言面貌,收錄反映當?shù)胤窖晕幕臈l目685個和代表性方言文化長篇語料。全部條目按內容分為9大類: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飾、飲食、農(nóng)工百藝、日常生活、
本書是研究漢語言文學教學優(yōu)化策略的專著。本書首先從漢語言文學綜述入手,針對漢語言文學教學與人才培養(yǎng)、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研究;其次探究了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的敘事、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思考、以學生為主體的寫作學課程教學模式建構;最后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下漢語言文學教學優(yōu)化提出了建議。本書旨在探索、運用科學的方法,提高漢
本書是一部關于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文化元素的應用和教育價值的專著,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探討了文化元素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本書首先梳理了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起源與發(fā)展脈絡;其次深入探討了文化與語言教學的關系,揭示了文化對語言學習的影響,以及文化教育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目標體系中的地位,為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文化教學提供
本書詳細介紹了商務策劃文案的寫作方法,列舉了大量例文。作者長期從事商務策劃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并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本書內容實用,生動,針對性強,有許多來源于實踐的真知灼見。
《章太炎語源學理論》是朱樂川系統(tǒng)分析章太炎語源學理論與實踐的專著。書中采用抓重點的方法,著重分析了章太炎的轉注與假借理論、變易與孳乳理論、右文學說及音轉理論等語源學理論,并把幾種理論放在章太炎的語源學著作中進行分析;且從學術史的角度出發(fā),同沈兼士、黃侃、楊樹達等學者的相關理論進行比較,從而闡明章太炎的語源學理論及其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