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2019第4期總第32卷)》為梁平主編“草堂”書系第三十二卷,全書以多角度、全方位展現(xiàn)當下詩歌及其理論研究的發(fā)展現(xiàn)狀,使讀者得以全方位體味詩歌的內(nèi)涵與魅力,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整《草堂(2019第4期總第32卷)》具有包容性強,地域性廣,傳承性高,針對性強等特點,對當代詩歌的發(fā)展和傳播促進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曲選(套裝共5冊)》是*晚年讀大字本的一種,選收宋至近代的大曲、小令、散套、諸宮調(diào)、雜劇、傳奇。末附《讀曲要目》(顧名),《大曲研究》(徐嘉瑞),《散曲之研究》(任二北)3篇文章。
《詩收獲》是一部季度詩歌選本,所選的詩作和批評文章,均出自正式出版的文學刊物和詩歌作品集。本書為2018年冬之卷。漢語新詩有了過去時的百年史,現(xiàn)在開始的新的一百年!对娛斋@》創(chuàng)辦于兩個一百年的交界處,意在對以往的成就致敬,但其宗旨還是見證未來,與未來的無法預設的漢語新詩同行!对娛斋@》不是同仁間的精神高地,亦非某幾個寫
這一切都是詩文賦予我的。如果說,硬要給我的生活做個總結,那么它就是:生活=奮斗(行動)+詩歌(情懷)+遠方(夢想)。 生活,除了奮斗,還有詩和遠方。詩歌的內(nèi)容沒有深淺之分,詩歌的格式?jīng)]有正誤之分它可以是情懷,它可以是心境,它可以是宣泄,它甚至可以是想說而又不能說的話語,它真實,它純潔,它無需任何修飾,因為它就是生活,值
《失語者》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詩歌作品精選,內(nèi)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隱秘的歌聲”,以組詩的形式刻畫故鄉(xiāng),追憶鄉(xiāng)愁,表達了對故土的懷戀和思念;第二部分“失語者”,從心靈深處,真誠地表達對萬事萬物、所見所聞的感悟與思考;第三部分“隨遇即安”,以詩歌的形式記錄歷史和旅途,對人生的價值進行思考;第四部分“短歌行”,是作者對十四
本詩集主要收集作者關于節(jié)氣的詩歌,文中非理性地重新解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節(jié)氣意義,而是以一個生命體來重新認識自然,以此潛在地抵達中國文化的本質(zhì)。 作品以作者的成長經(jīng)歷為主線,以節(jié)氣為內(nèi)容,表達不同時期作者的心理變化。全書以時間為篇章名,分為6個板塊,如,1994~1998:萬物的合唱已經(jīng)結束,1999~2004:一只蘋果
本書是一位八旬退休語文教師的詩集,收錄了詩人創(chuàng)作并反復推敲的格律詩和現(xiàn)代詩共三百首,詩歌語言明麗輕快、通俗易懂。詩人在對仗工整或錯落有致的詩行中回憶人生歷程,抒發(fā)生活感悟,感慨愛情悲歡,字里行間充滿真情實感和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明朝年間。開漁節(jié),東海漁民祭天祭海,歡天喜地地出海捕魚,憧憬著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料突遇狂風暴雨,黑浪排空。漁民們拼死抗爭,仍損失慘重,血淌大海……在這天昏海黑的大海難中,仿佛有一條大魚,在親切地召喚著、引領著垂死的漁民們追隨前行。死里逃生的人們爬上這條大魚的脊背,發(fā)現(xiàn)是一座小島。人們在島上修
樂府詩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一顆明珠,流傳吟詠久遠,內(nèi)容貼近生活、通俗易懂。本書在從漢至唐的樂府詩中精選了近百首公認的名篇佳作,進行了詳細而精當?shù)淖⑨,并配以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的畫作局部。唐伯虎的繪畫精妙,雅俗共賞,配描述現(xiàn)實生活的樂府詩情,美畫美詩共賞,相得益彰。
《2018詩歌年選》由當代著名文學批評家張清華精選2018年發(fā)表的詩歌編輯成書。該書所錄的詩歌,均為2018年發(fā)表于國內(nèi)主流詩歌雜志上的作品。詩歌中,作者關注的對象很廣,生活中的萬事萬物似乎都可納入其筆下,使歌者頌、智者思、樂觀者向往、悲觀者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