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時間為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921—1949”、第二部分“1949—1978”、第三部分“1978—2021”;收錄了包括趙一曼、孔繁森、錢學森等一百位黨員的家書。這其中既包括革命先輩,又有新時代的模范人物,涉及領域廣泛。在編排形式上,編者將每封家書的金句提煉為標題,既點明了人物的身份,又表現了家書的行文特色
尺牘文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作為檔案、日記以外的最大宗史料來源,尺牘保存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信息,有利于我們了解歷史發(fā)展的細節(jié),梳理歷史的發(fā)展脈絡,為考證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史料來源。善于利用,可以解決不少待發(fā)之覆。本書收錄上海圖書館藏夏敬觀家藏尺牘10冊,編為三卷,共計1100頁,800余通。夏敬觀字劍丞,又字盥人
本書《一一的垂髫年代》是繼《一一的稚子時光》之后完成,收錄的是一一小學時期的博客,主要包括其日常、語錄、出行、閱讀、運動、游戲、學習等方面的內容。其中,“日!辈糠炙涗浀氖巧钪幸恍┯腥せ蚱婷畹氖虑,比如“在隱形的紙上記賬”,因緣際會的邂逅,睡前搞怪,夢中夢,等等;“語錄”部分所采擷的是看似幼稚、實則深刻的一些童言稚
為了加強呼吸醫(yī)師的人文建設,展現青年醫(yī)師的精神面貌和成長歷程,經中國醫(yī)師協會呼吸醫(yī)師分會青委會快定,將和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青委會聯合出版書籍《少年呼吸》,此書名取自王辰院士2019年CACP對青委的寄語:“發(fā)展呼吸學科應從少年開始,希望青委們即使到了柔耋之年,內心仍是少年!北緯x取了數十位當代呼吸病學青年醫(yī)師中的
本書內容涉及風土人情、人文地貌、思想感悟,楹聯讓村民對鄉(xiāng)村的根脈走向等有著更深刻的了解。2020年5月,河南省楹聯學會會長徐豫生一行來到韓常村調研,對該村的楹聯文化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經省楹聯學會研究決定,授予韓常村“河南省楹聯文化第一村”、“河南省楹聯文化創(chuàng)作基地”榮譽稱號,并于2020年7月12日舉行揭牌儀式。韓
本書由山西省作家協會、山西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環(huán)境保護宣教中心組織編纂而成,由30余篇文章構成,作者均為省作協成員、職業(yè)作家。該書以山西省沁源縣為典型,宣傳了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偉大實踐。讓廣大讀者通過本書,感受到山西尤其是沁源這幾十年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體察山西山水生態(tài)的神韻,領略山西的環(huán)境文化之美和山西的綠
《生命的守護》是一部散文集,由上下編兩部分組成。上編《生命的裂縫》收錄了公安作家林穎輝的散文作品,主要包括《裂縫》《無形的警服》《警嫂的午后時光》《英雄的聲音》等作品。下編《警隊那些事兒》收錄了公安作家李梅格的散文作品,主要包括《女警出更》《警隊往事》《有這么一群人》《三朵花》等作品。作品緊扣時代脈搏,具有強烈的公安特
作者是一名基層警察,也是一名警隊內刊的編輯,長年奔走在基層一線采訪、隨警作戰(zhàn),經歷命懸一線的生死瞬間,體悟最鮮活真實的警察人生,記錄最幽微深沉的職業(yè)思考;鶎泳焖鎸Φ氖老喟賾B(tài)、道法情理,所承載的壓力重負、酸甜苦辣,所秉持的從警初心、價值追求,還有一個個基層警察有小目標,也有大夢想,有豪情壯志,也有兒女情長,在油鹽醬
為弘揚青原區(qū)城區(qū)所在地——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河東地區(qū)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謳歌河東地區(qū)改革開放帶來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巨大成就,提升人民群眾的人文素養(yǎng)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建區(qū)20周年獻禮而策劃本書。書稿由75篇散文組成,圖文并茂,涉及河東地區(qū)的人文、山水、書院、建筑、古寺、古塔、古窯、古渡、古橋、方言、風俗、人情、詩詞、民謠以
《泥塵》是90后作家林雅笛創(chuàng)作的一本散文集,全書共分為25篇,主要記敘了作者的童年鄉(xiāng)村趣事,以及對青春、時光、歲月、旅行、親情、友情的一些感悟和思考,諸如對打工生活的描寫,由生存之艱聯想到父母養(yǎng)育自己的不易;又如對父親和祖父的追憶,三代人的選擇和宿命,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的反應;再如對高考體考的記敘,充滿著奮發(fā)圖強的昂揚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