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講述“千古第一才女”“婉約派一代詞宗”李清照的一生。李清照的前半生,少年時代無憂無慮,初婚時代甜蜜溫馨。然而,她的后半生漂泊不定。山河破碎,逃亡期間,丈夫趙明誠不幸離世,夫妻多年收藏的金石書畫也幾乎散失殆盡。李清照的作品向后人展示了她坎坷的一生。她和她的文字具有一種暗藏于婀娜之中的清傲與剛強。李清照詞,一方面使兩宋
戴季陶(1891-1949)清末留學日本,歸國后作為孫中山的心腹、機要秘書兼日語翻譯,始終活躍于近代中日關(guān)系第一線,后成為中國國民黨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并且,他還以其一部《日本論》聞名于世!洞骷咎找簧分v述了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的傳奇人生。戴季陶早年留學日本,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后追隨孫中山,參加了二次革命和護法戰(zhàn)爭。歷
這是一部有關(guān)孫科的人物傳記。軍閥混戰(zhàn)的黑暗時代,在父輩高揚的旗幟下,向著真理的曙光,堅毅前行。孫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軍閥們有槍桿子,有筆桿子,有資金有實力有派系有圈子,孫科游離于軍閥派系之間,有自己堅定的理想、信念,想方法,聚手段,向著目標,拆除擋在前行路途上的柵欄,搬開石頭,沖向ding峰。一次又一次失敗,沒有灰心,
《中共黨史人物傳》是經(jīng)中共中央宣傳部批準,由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主持編撰的大型黨史叢書,自出版以來,成為公眾學習了解和研究黨史人物生平的重要參考。《中共黨史人物傳》第90卷共收入五位傳主,即項南、高文華、章蘊、賀敏學、李任予,同時附錄了《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章程》和張樹軍會長在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一
本書為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規(guī)劃項目《嶗山文化研究叢書》之一,2017年度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自蒙元時期即遷居即墨的藍氏家族,可謂當?shù)厣儆械臎]有“山西洪洞大槐樹”記憶的家族;至清初,已崛起為享譽山左的“閱閥世家”,迄今仍是當?shù)刂奈幕易澹緯捎檬芳街、碑記題刻、古籍文物、民間傳說等今存文獻和文物,
廣東省江門市所轄五邑地區(qū),是中外馳名的僑鄉(xiāng),得益于僑鄉(xiāng)中西文化溝通交流的特性,涌現(xiàn)李鐵夫、司徒喬、黃新波、羅工柳等近百位美術(shù)名家。本書選取其中80位五邑籍美術(shù)名家,從1869年開始至1949年按年份以生卒、教育、流動、交游、社團、展覽、創(chuàng)作分類為美術(shù)家編制活動年表,編制文獻資料索引,歷時6年。
本書主要收集了豐子愷及其子女所收各類友朋信件,這其中有來自豐子愷先生的老師以及好友李叔同、夏丏尊、馬一浮的,也有大量信件是寫給豐子愷的小女兒豐一吟的,包括葉圣陶、巴金、俞平伯、關(guān)良、陳從周等人。
本書共分三個部分。一為大事剪影。以何老先父何公旦遺留的一張?zhí)幏绞舟E及兩幅畫作,次以時間為序,通過110幅珍貴圖片,大略記述何老生平的難忘瞬間和重要事件。二為翰墨書畫。何老自幼喜愛詩書字畫,且歲有精進,終自成一體。按書法、繪畫、處方、題字分為四類,每類又以時間為序,共收集圖片64幅。三為附錄。附錄一為何任中醫(yī)研究所成立時
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面旗幟。以榜樣為鏡,讓我們知自身的差距與不足。以榜樣為旗幟,給我們指引方向,引導我們不斷向好的方向前行和發(fā)展。向榜樣看齊、向使命聚焦。汲取榜樣“內(nèi)在的力量”,感受他們的家國情懷,進取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祟高精神,把榜樣的故事看在眼中,掛在心上,更要把榜樣的力量融入生活中。把榜樣的力量融入行動中,用
《蘇赫紀念文集》全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集結(jié)紀念蘇赫的回憶文章30余篇,第二部分為蘇赫重要著述的節(jié)選,包括學術(shù)論文、譯作、詩詞等,第三部分為全書附錄,包括蘇赫年譜簡編、著述目錄、相關(guān)報道等。蘇赫為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七、八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赤峰市政協(xié)副主席(任職17年,在職期間于1999年逝世),蒙古族學者,社會活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