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常識叢書》包括:古代經典詩歌分類賞析共十冊——《詩中水》《詩中情》《詩中花》《詩中鳥》《詩中雨》《詩中雪》《詩中山》《詩中日》《詩中月》《詩中酒》;古代經典散文分類賞析共十冊——《物華風清》《人和政通》《詼諧閑趣》《情規(guī)義勸》《談古喻今》《修身養(yǎng)性》《奇謀韜略》《群雄爭鋒》《逝者如斯》《天下為公》。讀古詩,我們會
本書是學習漢語對偶技巧和音韻格律的實用讀物,其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話典故、時令文史、人倫世俗、宮室珍寶、山河景物、器用飲食、鳥獸花木等內容。原著的精美語句多源于古代的詩、詞、文、賦,有的是引用原話,有的是化用句意,都蘊含著某種事物或某個典故。本書對上述兩本啟蒙讀物進行了原文注音和譯注釋,并配有經典插圖。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暢銷書作家安意如的成名作,她對古典的詩詞精粹進行了優(yōu)美而細膩的賞析。 她逃離刻板嚴肅的面孔,以豐富的情感溶化時間的悠遠,以自由的姿態(tài)激揚文字,以優(yōu)雅飄逸的筆調傾訴古典詩詞的美麗與哀愁。在她筆下,那江山美人的至真哀怨,那才子佳人的離情悲歡,那一幕幕凄美歡欣的曠世之戀,浪漫而清新,純真而唯美。 此次,作
有一些美是可以通過文字來傳達的,而有一些美,是自有形態(tài)的,他們是穩(wěn)固直至封閉的,不能被轉化。你必須耐心接觸,進入,直到你整個與它有了心領神會的交合。這種感覺是旁人無法替代的。
詩經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它沒有想象中那么疏遠不可親近。只是,在渡河的時候,被我們無聲的遺落在另一個時代,當你返身去找時,它已經沒入河流之中。用詩的清雅去尋找,用經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許是前世的前世,我們心底曾經響過的聲音。我們在一起曾經唱過的歌謠。 詩三百,不過是前生無邪的記憶。
《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17輯新詩卷)》整理了2013年我國內地出版的、報刊上發(fā)表的有關現(xiàn)代詩歌研究的論文索引及當年有關現(xiàn)代詩歌的碩士和博士論文索引及摘要,為詩歌史研究提供了索引資料!吨袊姼柩芯縿討B(tài)(第17輯新詩卷)》還有數個專題探討,介紹了新的相關論著和學術會議、學人。
《中國楚辭學(第二十四輯)》的主要內容包括:楚辭學史研究、中國楚辭學著作及楚辭學者研究、日本楚辭學研究和韓、朝、德、越等國的楚辭文化與楚辭學研究,等等。
2015年10月23日在黃山,由謝冕先生和駱英、王光明、鄭家建等倡議籌辦,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和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三家聯(lián)合舉辦了“孫紹振詩學思想研討會”,張炯、閻國忠、陳素琰、駱寒超、吳思敬、朱向前、南帆、俞兆平、陳仲義等四十多位專家學者參會,本書是此次會議論文的結集。
《聲律啟蒙》是我國傳統(tǒng)的啟蒙讀物,用來訓練兒童作詩對句、掌握聲韻格律,被教育部列為中國傳統(tǒng)文學核心書目。熟讀之后,即能領會平仄對仗,學做對聯(lián)和詩詞,達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理想效果。因其“音韻鏗鏘,辭藻華麗,妙不可言”,一直以來,經久不衰。它按照韻腳編寫,音韻鏗鏘,朗朗上口,節(jié)奏響亮,對仗工整,聲調和諧
本書是作者長期從事《戲曲寫作》和《折子戲欣賞》課程教學的結晶,所選20個戲曲經典片斷,并從編劇角度出發(fā)一一評析,不刻意求新,不刻意求異,以平實有據的敘事分析為重,力爭提供一座豐富的劇作森林,將戲曲敘事規(guī)則從抽象的理論中脫離出來,重新還原到劇作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