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PLC行業(yè)長久以來設計工作量大、現(xiàn)場調試時間長、售后服務工作量大、工程師工作效率低的現(xiàn)狀,提出了以面向對象為基礎原理、模塊化、高內聚低耦合的全新設計和編程框架,最終形成以提高效率為目的的標準化編程方法,作者命名為煙臺方法。書中所提出的標準化編程原理和方法是一種普遍性的設計思想架構,適用于所有PLC品牌和絕大部分
本書是一本關于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黏結劑方面的學術專著。本書深入探討了黏結劑在硅基負極材料中的作用、基本原理、性能要求以及研究進展。本書首先概述了鋰離子電池的發(fā)展背景、現(xiàn)狀以及硅基負極材料的應用,然后詳細介紹了鋰離子電池的基本原理和硅基負極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特點。在深入研究了黏結劑的基本原理與性能要求后,本書重點分析了
本書以架空線路風致偏擺運動為研究對象,通過多剛體動力學理論方法,提出能夠充分表征懸垂絕緣子串、導線等架空線路關鍵部位風偏運動特征的剛體力學模型,先后建立了架空線路風偏多剛體動力學計算模型與懸垂絕緣子串風偏響應等效計算模型,并以上述模型為基礎,分別研究了絕緣子串動態(tài)風偏響應敏感度特性、典型防風偏措施動態(tài)特性及有效性、輸電
本書以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方式編寫,計劃依電氣控制技術知識脈絡設計10個項目,每個項目結合實際案例引入,由淺入深地講述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全書打破原有的理論知識體系,融入電工基礎知識、電工基本技能、電力拖動、機床電氣、PLC應用等理論和實踐內容,項目選自真實的企業(yè)工作項目,融合了項目描述、方案制定、電氣設計、電氣安裝
本書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tǒng)中的應用,探討數(shù)據(jù)分析、負荷預測、設備故障預測、新能源發(fā)電功率預測、優(yōu)化調度等關鍵技術。第1~4章以人工智能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預測為切入點,探討負荷預測、故障概率預測、新能源發(fā)電功率預測領域常見的人工智能技術,著重討論時間序列的累積效應、城市微氣象與電力空調負荷的交互影響對預測結果的影響;
本書概述了直流輸電技術的發(fā)展演變、柔性直流電網(wǎng)的組網(wǎng)與關鍵裝備以及柔性直流線路的故障分析和處理方式,重點分析并闡述了柔性直流電網(wǎng)直流線路故障快速處理涉及的關鍵理論與技術。本書的核心理論以柔性直流線路故障后各元件的反應時序為主線,闡述了一系列故障限流方法;提出了多種單端量與雙端量保護原理以及雷擊干擾識別方法;設計了一系列
本書從PLC編程入門和工程實際應用出發(fā),系統(tǒng)講解西門子S7-1200PLC編程及應用。主要內容包括:PLC的基礎知識,S7-1200PLC的硬件系統(tǒng),TIAPortal軟件的使用,S7-1200PLC編程基礎,S7-1200PLC的基本指令、擴展指令與工藝功能,S7-1200PLC的用戶程序結構,S7-1200PLC的
本書內容采用項目任務的教學模式,根據(jù)任務驅動和案例教學的思路與方法,用五大項目詳細介紹了電動機控制線路操作實訓,包括認識低壓電器、三相異步電動機控制線路的安裝、直流電動機控制線路、三相同步電動機控制線路、單相異步電動機控制線路等內容,用任務來驅動讀者動腦解決實際問題。本書可用作職業(yè)院校、技工學校機電類專業(yè)的教材,也適合
本書為校企合作雙元制教材,選取貼近生產實際的項目,按照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化要求編寫。全書由6個項目、24個任務組成,每個任務都由任務引入、相關知識、任務實施、任務測評、知識拓展和習題等環(huán)節(jié)組成。所選項目包括:電工安全操作與觸電急救,直流電路的安裝與測試,單相交流電路的安裝與測試,三相交流電路的安裝與測試,變壓器、互感
內容提要本教材包括實驗概述、準備知識、實驗內容三大部分。實驗概述包括實驗教學目的、實驗教學流程和實驗室安全事項。實驗準備知識中詳細介紹了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4種基本電子元器件的識別、選型和工程應用,為讀者進行綜合電路設計打下基礎。實驗內容共包含十六個實驗項目,并在實驗項目間加入與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行業(yè)發(fā)展相關的小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