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書法字帖類圖書。本書《宋拓集王羲之聖教序碑劉正宗本》為平裝版本,全書為繁體字,采用上佳底本,高度還原,原色原大,精編精印,使字形、結構清晰明了,更加適應讀者的學習需求,讓讀者在研習臨摹全帖時能夠做到揚長避短,盡量接近圣教序的原本風貌。本書在還原底本的基礎上,還在每頁加注了譯文,方便閱讀理解。因此本書是書法愛好者在
本書為字帖類圖書。《尹宙銘》,又稱《豫州從事尹宙碑》,立于東漢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原發(fā)現(xiàn)于河南尉縣,現(xiàn)存鄢陵縣初級中學內。該碑呈長方形,高2.09米,寬0.96米,厚0.22米,碑額上有一直徑為0.13米的圓形穿孔,為碑穿,在穿孔的右側鐫刻有小篆體“從銘”二字。碑文為隸書,共14行,滿行27字。整體書法俊逸灑脫,
本書為字帖類圖書。該碑刻立于漢建寧五年(公元172年),記錄了太守李翕建橋的功績。碑文采用了隸書書寫,共19行,每行27字。書風古樸,具有較多的篆書特點。據(jù)楊守敬的《平碑記》所述,雖然《郙閣頌》與《西峽頌》相似,但由于選用石料不夠精細,所以刻工稍顯生硬,有人認為此碑也是后期重新雕刻的。這塊石刻獨具一格,風格沉郁、古樸俊
本書為字帖類圖書!段鳘M頌》是一塊漢代隸書摩崖石刻。原石刻于東漢建寧四年(公元171年),由東漢仇靖所書。摩崖石刻由五瑞圖、正文、題名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部分陰刻20行,共385字。碑文記述了東漢武都太守李翕修復西狹古道,造福百姓的政績。此石結字高古,莊嚴雄偉,用筆樸厚,方圓兼?zhèn),筆力遒勁。本書以精準放大的方式呈現(xiàn)了
宣和書譜、宣和畫譜是北宋秘閣收藏書畫作品總目,由于歷史原因,這一藝術瑰寶庫作品總目十不存一。本書由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的內容為主脈絡,整理收錄宣和書譜所記載1344帖條目中尚存世書法作品250件,宣和畫譜所記載6396幅條目中尚存世繪畫作品80幅。宣和書譜包括篆書、正書、行書、草書等內容。宣和畫譜包括道釋、人物、宮室、山
本書共9章:先秦和秦代書法,兩漢書法,魏晉南北朝書法,隋唐五代書法,宋代書法,遼、金書法,元代書法,明代書法,清代書法。主要內容包括:漢字的起源、演進與發(fā)展;商朝書法;西周書法;春秋戰(zhàn)國書法等。
楷書在篆刻中的運用雖不如篆書廣泛,但依舊不缺楷書印學習者。此書可作為臨印范本,也可作為篆書創(chuàng)作查閱工具書。此書末尾附有檢字表,可逐字查找,方便讀者集字。這些印章不受時代約束,不受官、私印局限。
這是一本雋永而深邃的散文書籍,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對人生百態(tài)的獨到洞察與體悟。作者以溫婉而細膩的筆觸,娓娓講述著一段段富有哲理的故事,又或傾吐著自己的真實經歷與心路歷程。在這些敘事之中,作者不僅深入淺出地剖析了人生的諸多課題,更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個隱藏在生活事件背后的深刻道理。書中的文字如同清泉流淌,洗滌著讀者的心靈,讓人
本書作者結合自身所學專業(yè)知識,針對書圣王羲之作品《蘭亭集序》進行深入分析,以其書法文字為研究切入點,對《蘭亭集序》的歷史貢獻、書寫技法、所蘊含的王羲之書法哲學以及對后世書法的影響等進行多維度的深度探究,進一步感悟《蘭亭集序》中的藝術美,對其書法和文字學進行深層次多維度的探析和研究。作為書法研究從業(yè)者,作者在面對現(xiàn)階段的
本書收錄的是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御書《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是宋徽宗瘦金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瘦金體由宋徽宗獨創(chuàng),隸屬楷書范疇,以其秀美挺拔、鐵畫銀鉤、鏗鏘有力的特點而著稱。此碑的書法展現(xiàn)了瘦金體的極致魅力,對后世書法愛好者和研究者具有極高的學習和觀賞價值。。今存莆田城廂三清殿東邊的《神霄玉清萬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