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智編著的《與孟子有約》講述:古今中外偉大的哲人,都在努力探索生命的價值,試圖為各種難解、無解的生命課題,尋覓突破的蹊徑“亞圣”孟子,從“性善論”出發(fā),倡導持志養(yǎng)氣,動心忍性,把“義”內化為精神信仰,并與終身之志相融合,以此培養(yǎng)自己的浩然之氣,做“萬物皆備于我、以天下為己任”的大丈夫
朱榮智著的《與孔子有約》包含30篇小文章,以不同的主題,從不同側面介紹了孔子的仁愛思想、道德觀念、處世原則、教育理念等并與當代人的社會生活充分結合,語言平和淺易,或闡釋人生哲理,或講述富有哲理的小故事,適合當代年輕人閑暇時閱讀。每篇小文章之后,附有“閱讀省思”,圍繞該篇主題,提出兩個與人的道德修養(yǎng)有關的小問題供讀者思考
朱榮智著的《與莊子有約/與圣賢有約叢書》包含30篇小文章,以不同的主題,從不同側面介紹了莊子的人生智慧和文學成就,并與當代人的社會生活充分結合,語言平和淺易,或闡釋人生哲理,或講述富有哲理的小故事,適合當代年輕人閑暇時閱讀。每篇小文章之后,附有“閱讀省思”,圍繞該篇主題,提出兩個與人的道德修養(yǎng)有關的小問題供讀者思考。
朱榮智著的《與老子有約/與圣賢有約叢書》包含30篇小文章,以不同的主題,從不同側面介紹了老子的人生智慧,并與當代人的社會生活充分結合,語言平和淺易,或闡釋人生哲理,或講述富有哲理的小故事,適合當代年輕人閑暇時閱讀。每篇小文章之后,附有“閱讀省思”,圍繞該篇主題,提出兩個與人的道德修養(yǎng)有關的小問題供讀者思考
說到《論語》你想起來的是什么呢?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還是“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論語》到底是怎樣一本書, 才能傳承兩千年而經久不衰? 《論語》當中追求的是一個什么樣的? 孔子一生的思想,一以貫之就是“忠恕”二字。因此我們要真正了解孔子所說的“忠恕”到
蔡志忠說,整套中國思想系列漫畫,《莊子說》是他喜歡的作品之一,因為他認同莊子的思想觀念。 莊子到底是誰?《莊子》中的寓言在講什么?至今無人能參透《莊子》的義理嗎? 本書中,蔡志忠通過深入解讀《莊子》,告訴讀者人生在世,要自在逍遙于天地間并不難,人生其實很簡單。 書中作者用文圖結合的方式,加上一些漫畫故
《中庸》是儒家四書之一,被后世稱為“孔門心法”,在儒家道統(tǒng)與法統(tǒng)的傳承中,有著其它典籍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要旨在于,如何時時回到“喜怒哀樂之未發(fā)”的心性本然狀態(tài),去開啟人人本具的內在光明德性,從而在內修與外用上,達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的圣人境界。 本書根據史幼波老師所開講的《中庸》系列錄音整理而成,語言
論語
全面反映和及時溝通世界各國以儒學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的基本進展、成果和動向,收集、整理、發(fā)布世界各國與儒學有關的信息,對世界各國主要儒學研究機構、研究者的活動進行系統(tǒng)介紹,發(fā)布國際儒聯重要通知、報告,介紹各國儒聯分支機構成員及其活動等,從而更好地為儒學的研究、傳播、普及和應用提供服務,為儒聯會員和社會公眾提供服務。
《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九輯,陳鼓應主編,北京大學道家研究中心和(青松觀)香港道教學院合辦,繁體版。本輯36萬字。因本人在編及待編稿子較多,而本輯需在年內出版,經與《道家文化研究》主編陳鼓應先生溝通后,請北大哲學系在讀博士生白洪輝做本書責任編輯,本人僅對白同學的編輯稿做了些規(guī)范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