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雜文集,被收錄第四輯“昆侖圣殿”格爾木文學叢書。因作者的書齋名為“槐影閣”,所以取書名為“槐影閣隨筆”。作者為教育工作者,作品多為退休后所著,共69篇,編為6輯,分別為游興怡情、隨筆思草、人物肖像、教壇絮語、書苑雜談、花甲論道。從輯名上看,有對游山玩水的體悟,有對生活中人與事的獨特見解,有對學習、工作的總結與思
此散文集記錄了作者查,烏云達來童年生活和成長的記憶,真實地描繪了家鄉(xiāng)的四季風光和山山水水。作者作者查。烏云達來生在鄂爾多斯牧區(qū),成長于樸實善良、勤勞節(jié)儉的牧人家庭。這種氛圍影響了他的一生,并深刻地影響了查。烏云達來創(chuàng)作風格。此散文集以樸實雋永的筆調敘述了家鄉(xiāng)人民淳樸善良的性格和美好形象,謳歌了在黨的關懷下家鄉(xiāng)面貌的巨變
《一本書的表情》是百名讀者暢談作家葉夢《百手聯(lián)彈》一書讀后感的圖文版本。本書的作者來自全國各地,從事各種行業(yè),有藝術家,有教師,有媒體人,有公務員,有軍人,還有下崗工人……書稿通過“一本書的N個表情”,展現(xiàn)《百手聯(lián)彈》作者葉夢老師與讀者的互動實錄。它體現(xiàn)了閱讀與思考的結合觸發(fā)而生的靈感與頓悟,進而形成思想和創(chuàng)作,并最終
作者夫婦二人為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的退休教授,自2007年起在國內進行了十次自駕游,主要集中在2019-2021年。這十次國內自駕游都是從上海出發(fā),行程最遠點分別是河北寧津、陜西延安、四川九寨溝、山西大同、貴州興義、甘肅張掖、浙江龍泉、四川都江堰、河北張家口、廣東韶關。本書約10萬字,配圖300余張,內容涉及旅游路線、日程
作者夫婦二人都是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的退休教授,于2012年至2016年在歐洲完成了七次自駕游,足跡遍及歐洲的大部分國家。本書總字數(shù)約10萬,配圖230余張,內容涉及旅游路線、日程安排、景點特色、途中見聞、衣食住行及觀感體驗。
本書是一本重慶市榮昌區(qū)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主編的散文集,共收錄了重慶榮昌籍或居住于重慶的作者的107篇散文作品,有描寫榮昌山河風物、名人軼事的,也有描寫榮昌歷史文化、古鎮(zhèn)特色的,還有描寫“非遺”、海棠花等能代表榮昌的文化征象。作者在抒發(fā)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重慶市榮昌區(qū))的感情時,也對當?shù)鬲毦咛厣墓沛?zhèn)文化與當?shù)氐慕?jīng)濟發(fā)展之間的
本書是著名詩人林莽的一部散文集。為“詩人散文”叢書第四季之一種。全書分為“林中札記”“童年的故鄉(xiāng)”“水鄉(xiāng)札記”“西行瑣記”“散點觀花”五部分。收入了詩人林莽的五種不同內容的散文札記。有近幾年在家附近郊野公園一年四季的感受;有童年時期對家鄉(xiāng)的記憶與回顧;有青春年代插隊在白洋淀,對那里自然風情的素描,以及在那里生活的往事記
本書為“詩人散文”叢書第四季之一種。是國內知名作家唐小米的一部散文精品集,是對生命、生活最好的祝福,也是作者對歲月的追溯和感恩。文集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輕功最好的只有風,是作者對光陰以及在光陰中繁衍生息的生命個人史、命運史的展現(xiàn);第二部分:讓靈魂獨自冒險,是作者在文學創(chuàng)作和江山游歷中獨特的心靈感受。全書約十三萬字,文
《大地的時光之痕》是當代詩人雨田的一部散文隨筆集。為“詩人散文”叢書第四季之一種。書中精選了詩人雨田近些年來創(chuàng)作的散文隨筆精品。雖然全書的編排沒有依照時間順序進行,但讀者讀完本書之后,會有一種強烈的時間感。我們不僅可以體驗到詩人對自我和世界的獨特寥廓的審美視角,追溯詩人幾十年來精彩絕倫的文學創(chuàng)作觀,還能夠追隨詩人的行跡
《習慣溫暖》是“詩人散文”叢書第四季之一,是詩人、詩評家羅振亞的散文集,分為“和親人說會兒話”、“拔節(jié)與開花的聲音”、“在黑土地上打滾兒”和“拾貝的日子”四輯,全書以作者豐富的人生閱歷、經(jīng)驗為底本,將師友親人、生命成長、故土鄉(xiāng)情、文字世界納入充滿張力的觀照視野,表達理解與感悟的“歲月物語”,話題牽涉廣泛,文字素樸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