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包含十個故事,以舊中國衙門里的十位仕途失意又窮極無聊的小科員為主人公,通過十人輪流擺“龍門陣”講故事的獨特敘述方式,夜談自己經(jīng)歷的種種的奇遇,真實再現(xiàn)了三十年代的社會百態(tài)。官場中聳人聽聞的奇人詭事,江湖草莽的怪異傳聞,讓聞者膛目結(jié)舌。其形象生動靈活,情節(jié)跌宕起伏,語言通俗幽默,在作者辛辣徹骨的黑色幽默中,民國年間川
《風雨人生》是馬識途記錄自己人生中*富色彩的二十年(1931-1950)的一部作品集。講述了他從青年時代告別家園,外出求學,參加革命,與反動勢力堅決斗爭,一直到新中國成立,自己回到家鄉(xiāng)這段人生經(jīng)歷。這不僅僅是馬識途自己的歷史記錄,也是對整個時代的記錄,具有文學和史料雙重價值。
本書講述了一個叫李亨的青年,雖出生于川東一個袍哥家庭,但在大學期間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加入黨,后經(jīng)組織安排到了延安陜北公學高級研究班學習。畢業(yè)后被組織安排打入國民黨特務機構(gòu),取得要職,送出了大量的重要情報,多次及時地挽救了地方黨組織、挽救了同志們的生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戰(zhàn)斗在沒有硝煙的戰(zhàn)線上的英雄。但同時,他卻不得不犧
本卷為著名作家馬識途的中短篇小說集,主體為兩個中篇《秋香外傳》《三戰(zhàn)華園》,并收錄了《老三姐》《找紅軍》《小交通員》《接關系》《回來了》五個番外。這幾部小說均為革命傳統(tǒng)故事,互有關聯(lián)又獨立成章。故事情節(jié)豐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作者通過對幾個鮮活的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描寫,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大巴山地方農(nóng)民在黨領導下
女主人公從巴蜀到延安,同戰(zhàn)友一起打入敵人內(nèi)部,與軍統(tǒng)上層人物周旋,同美蔣特務斗智斗勇,經(jīng)歷了一場又一場險象環(huán)生的惡戰(zhàn),忍辱負重、出生入死,為我黨取得了重要情報,后被抓入敵人大牢,面對敵人的淫威,她們?nèi)赃M行著殊死的斗爭。小說富有傳奇色彩,情節(jié)蕩氣回腸,感人至深,不失為一部宣揚愛國主義的好讀物。
本卷收錄了著名作家馬識途應邀為別人寫作的序跋文字百余篇,以及國內(nèi)外游記十余篇。馬識途的序跋篇篇陳懇,句句有力,一方面反映了特殊社會、時代背景下四川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路線、特色,另一方面鉤沉出馬識途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大觀,對于全面把握馬識途文藝思想具有重要意義。游記部分收錄了馬識途帶有紀實性、回憶性的十余篇旅游隨筆作品,長短不一
二卷,在匯集原《盛世微言》《盛世放言》的基礎上有所增補和調(diào)整,是馬識途非常重要的雜文合集。馬識途屬于五四新文化哺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同時親身經(jīng)歷過傳奇的革命工作,兼具五四雜文社會批判性的風骨,以及老一輩革命家憂國憂民、深知革命成果來之不易的關懷,因此馬識途的雜文大多針對某個具體的社會問題,比如貪腐、打假、文山會海等等,
文論部分收錄了馬識途于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所作的具有代表性的文藝理論作品,其中不少涉及四川文藝經(jīng)驗與發(fā)展,十分具有地方特色,同時鉤沉出馬識途的學術經(jīng)歷大觀,對于全面把握馬識途文藝思想具有重要意義。講話部分收錄的篇章既有廣度又有深度,一方面涉及不少學科如語言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文化學等,甚至涉及如何學習、科研以及
本書是《馬識途文集》的第十三卷,匯集馬識途新近寫作的雜文隨筆,包括批判性的雜文,回首文學創(chuàng)作以及人生歷程的隨筆,對文學、報刊、書畫、電影、川劇乃至美食等文化領域的言論,在科技領域文章,對青年作家以至兒童的期望寄語,等等。馬識途作為老一輩革命家,著述豐厚,涉及的領域也非常寬廣,并且時刻懷著對家國天下的關懷,秉承實話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