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民實用人才培訓教材:農業(yè)防災減災及突發(fā)事件對策》從近幾年廣大農村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結合農村的生產和生活,從防災減災和處置突發(fā)事件兩方面進行了闡述。全書共分6章,前4章介紹了農村的災害防治,主要包括農村防災減災概述、常見農業(yè)氣象災害的預防和補救、農村地質災害的預防和應對以及農村其他災害的預防和處置。后兩章介紹了農村
《學術前沿研究:中國東北近代災荒及救助研究》主要內容包括:近代東北的水災及救助、近代東北的旱災及救助、近代東北的饑荒及救助、近代東北的瘟疫及應對等。災荒史是以歷史上所發(fā)生的災疫及其與人類社會的互動關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洪澇、旱、冰雹、霜凍、地震、饑荒、瘟疫等災害內容是其重要的研究領域;歷史上災疫
《鐵淚圖(19世紀中國對于饑饉的文化反應)》對1876年至1879年間華北地區(qū)的災荒做了多角度的描述。書中以寬闊的視野,引述前代類似事件以及皇帝們頗為有效的賑災政策,并論及近世災荒:也對1845年至1849年于愛爾蘭、1876年至1878年于印度南部發(fā)生的饑荒。以及英國政府的態(tài)度進行了諸多比較。整本書的結論強調無論是中
本書介紹了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防中毒等安全知識。
《大災難:預測災難的科學》匯總了歷史上的重大災難記載以及曾經的種種預測。這些災難不僅曾使成千上萬的人遇難,還會摧毀經濟或者席卷地球上的蕓蕓眾生。如果說過去我們面對這些災難束手無策的話,現代的科學與技術則為我們提供了遠遠優(yōu)于過去的方法和機會保護我們自己。這是一本內容豐富而又具有最新科學知識的書,抓住了災難場景背后的人性特
《2010年中國重大自然災害圖集》由序圖、災害概況、災害專題分析以及減災備災、應急響應與恢復重建四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序圖”,為讀者認識了解、分析災害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提供了翔實的地理、歷史背景基礎信息,完整反映了中國疆域及與鄰國的關系。第二部分“災害概況”,包括自然災害情況、重大自然災害情況和災害損失區(qū)域評價三項內容
《災害與明代政治》的內容提要如下:明代是一個災害頻仍的朝代,在其277年的歷史中,發(fā)生了五千多次自然災害。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以往學者所作的統(tǒng)計,真正達到了“曠古未有之記錄”。這一時期的災害除了具有數量多、頻率高的特點之外,還呈現出空間分布廣、地域分布不平衡、后期重于前中期、北方重于南方等特征。頻發(fā)的、嚴重的自然災害除了
《常見重大自然災害及搶險救護》包括了自然災害形成原因;水旱災害;洪澇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響應;突發(fā)地質災害國家應急響應等內容。
《災害現場人員的自我心理調節(jié)》是我們承擔的2008年云南省“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與科技政策研究”(軟科學)重點項目“云南省災害心理援助應急機制研究”的成果之一。課題組全體成員精誠團結、密切合作,經過不懈努力,不僅完成了國內首份省級“突發(fā)事件心理援助應急預案”(草案)以及”心理援助應急管理機制”的研究與編寫工作,成立了“云南師范
本書內容包括:自然災害概述、地震、洪水、干旱、火災、泥石流、臺風、冰雹、雷電、自然災害中的心理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