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它以生動的文字,動人的情節(jié),描寫了救火英雄楊小偉的英勇壯舉,以及英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成長歷程。作品以紀實手法,融思想性與藝術性于一體,用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再現(xiàn)了英雄光輝的一生。
田偉力主編的《大學之聲--讓青春充滿正能量(遵義師范學院大學生新聞中心活動實踐)》匯集遵義師范學院大學生新聞中心自2009年建立至2015年近7年間所有的新聞報道,以年份為劃分線,內含文明學子志愿行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繽紛社團秀我風采青春講壇勤工助學等多個方面內容,范圍涉及校團委、校學生會、大學生勤工助學服務中心、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主辦的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來自全國報刊、通訊社、電臺、電視臺和新聞網站的287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4件,一等獎50件(含10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90件,三等獎143件。 獲獎作品體現(xiàn)了全國新聞戰(zhàn)線貫徹落實*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
《滄海英雄:八·六海戰(zhàn)鋼鐵戰(zhàn)士麥賢得人生紀實》(以下簡稱《滄海英雄》)一書真實描寫和熱情謳歌了八·六海戰(zhàn)著名鋼鐵戰(zhàn)士麥賢得的成長過程和英雄事跡。作品之中,作者詳盡而生動地描述了麥賢得的成長經歷、參軍過程以及八·六海戰(zhàn)的經過,同時描述了麥賢得負重傷后是如何經過四次手術的搶救,奪回
《心路滄桑:從國民黨六十軍到共產黨五十軍》在2004年首次出版,后經作者重新修訂后于2015年在四川人民出版社作為新書重新正式出版。該書一經出版,短短幾個月內就先后加印兩次。本書通過大量的文獻記載和對親歷者的采訪,用紀實的筆法,詳細記述了國民黨60軍長春起義的前因后果及改編為共產黨50軍并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整個歷程;通
《拆樓記》是70后代表作家喬葉的首部非虛構長篇小說,真實感極強。小說以我為講述者,講述了拆遷過程中牽扯到整個張莊的無人可避的對抗和消解。我姐姐家所在的張莊,即將劃歸成市高新區(qū)的組成部分,姐姐和同村人想趁土地被征之前搶先蓋樓,以獲取更多的政府補償。為幫助姐姐一家脫貧致富,我身不由己地成了這場重大舉措的參與者和背后軍師。樓
作者作為廈門大學第六屆赴寧夏海原支教隊支教的一員,記錄了一年中的點點滴滴,一方面是西部的孩子們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刻苦向學,另一方面是支教隊員的愛心奉獻和他們在支教過程中的心靈洗禮,兩者構成了一個熱血青年的理想和夢。
《胡同范兒》一書收入了京味兒文學作家劉一達的二十余篇散文作品。作者以原汁原味的北京語言,為我們描摹了一幅上世紀中后期老北京胡同大院里的百姓世俗畫卷。 胡同的地是土的,但天是藍的; 胡同的墻是灰暗的,但人的心是亮堂的。 胡同人的生活并不寬裕,但人們的生活卻活得有滋有味兒。 濃濃的人情味兒沖淡了窮日子的苦味兒;不緊
本書收錄了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國內權威媒體關于2016年長江防洪度汛的報道,體現(xiàn)出中國三峽集團在此次全流域來水較大的汛期,所表現(xiàn)出的責任與擔當,同時,也從多角度闡釋了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以及三峽工程在此次防洪度汛中所發(fā)揮的作用。
先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