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為一部隨筆集,收錄了作者在參加黃河沿河實地考察時撰寫的系列文章。為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zhì)量發(fā)展這一重大國家戰(zhàn)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專家對黃河開展實地沿河考察,作者跟隨專家小組分3次,歷時27天,行程萬余公里,完成了對黃河的全程實地考察。作者在收集整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精練真摯的
本書是蘇枕書近年的隨筆結(jié)集,歸集為上、下兩篇。上篇《卻顧來時路》,落筆的重心大都在故鄉(xiāng)、植物和飲食,滿溢了思鄉(xiāng)、懷故之情;下篇《惆悵遠行人》,著力于張愛玲、張繼青、井上靖、長澤蘆雪等人,目送他們在尋覓與對照中,一次次踏上命運的旅途。 書中有對故鄉(xiāng)、舊事的追懷,對異國生活的記錄,以及探尋那些同樣在異邦或異鄉(xiāng)的遠行者托缽乞
廣州素有花城美譽,春天木棉花傲放枝頭、櫻花如夢如幻,夏天白蘭花滿城飄香、鳳凰花艷紅如火,秋天羊蹄甲繁花滿枝、桂花金粟落滿頭,冬天美麗異木棉明艷婉約、梅花暗香浮動,一年四季皆有花開,人們皆為花忙。 《花城拾花》以春夏秋冬四季為時間線,60篇文章記錄下廣州超過160種花的紛繁花事,其中有花的傳說典故,有溫暖有趣的故事,有
古村·古俗ISBN978-7-5339-6263-0定價:78.00元 本書是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馮驥才數(shù)十年來從事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思想結(jié)晶,由古村、古俗兩部分內(nèi)容組成。其中古村部分集錄有16篇文章,古俗部分輯錄有20篇文章。闡釋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面對的困境、文化遺產(chǎn)保護調(diào)查的進展、取得的保護成
本書是一本生活隨筆。退休本是一件好事,作者退休后內(nèi)心卻有許多失落情緒。為了改變這種生存狀態(tài),作者離開家鄉(xiāng)的小城,來到三亞租住了一個小房子,過了近百天借城而居的生活。在這里作者進行了大膽探索,讓自己過上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有了以前從未有過的遇見。作者去旅行,去圖書館讀書,看到了許多美麗的海島風景,認識了許多從未想過會認識的
這是一本現(xiàn)當代名家所寫的幽默有趣的散文作品集,作家們在書中貪吃、貪看、貪玩兒,在他們的筆下,所有的吃食都是人間至味,所有的花草、樹木、天氣都滲透著詩意與情味,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那個年代的人,并不是老古董,他們是文學家,更是生活家。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人這一輩子,要永遠保持對生活的好奇心,生活才會永遠有趣。書中精選了汪曾祺
書中既有以柔婉清新的江南為景的《初夏,閑在秦淮河邊等待夜幕降臨》《平江,穿越時空的守候》,也有以滇西抗戰(zhàn)為底色、血雨腥風的《山之上,國有殤》,同時也有與江南截然不同、蒼涼憂傷的《西行散記》,多姿多彩的《縱情怒江》《碧色的火車》,還有《行走尼泊爾》《吳哥,無法告別》《俄羅斯印象……打開《梵心素
本書真實生動地記述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時尚服裝領域飛速發(fā)展的滄桑巨變,其中涵蓋了大江南北最火爆的活動:服裝博覽會、交易會、時裝周、高端論壇、設計大賽等;國內(nèi)最活躍的著名領軍人物:主要行業(yè)領導、大品牌老總、頂尖設計師等;涉獵廣范,深入淺出,文筆精妙,圖文并茂,首次以獨特視角揭示了時尚服裝領域的發(fā)展變遷脈絡,興衰成敗的
在廣袤的西北大地上,歷代遺址燦若繁星,滄桑歲月改變了曾經(jīng)的城池人煙,卻沒有改變古往今來的探險家們對它們的熱愛。2020年5月,探險家姜野用徒步加騎行的方式開啟了西北的旅行,歷時兩年,他走過甘肅、青海、內(nèi)蒙古、寧夏、陜西、新疆……足跡遍布河西走廊、黃河兩岸、天山南北…&helli
《陳忠實散文》是作家出版社重點叢書作家散文典藏中的一種。本書精選陳忠實經(jīng)典散文五十篇,全書分為六輯。既有《原下的日子》《生命之雨》《父親的樹》等對家鄉(xiāng)故土、親人充滿感情的記述和描摹;也有《天之池》《伊犁有條渠》的游歷感思;也有如《告別白鴿》《家有斑鳩》《火晶柿子》等對動物、植物獨到的觀察、領悟;還有《喝茶記事》《白墻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