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英國歷史學者、傳記作家亞歷克斯·丹切夫所撰寫的比利時畫家馬格利特的詳盡傳記。勒內·馬格利特(RenéMagritte,18981967)是?潞途S特根斯坦在智識上的對話者,也是備受設計師和廣告商青睞的畫家。丹切夫致力于用跨學科來探索藝術想象,著有多部藝術家傳記,《馬格利特
《喬丹法則》在20世紀90年代出版后,喬丹暴怒。作者薩姆·史密斯憑借NBA芝加哥公牛隊隨隊記者的身份,追蹤著1990/1991賽季公牛王朝首冠的全過程,也看到了很多潛藏于幕后,不為人所知的故事。作者口中的喬丹不再是官方包裝下優(yōu)雅、無敵、英俊的完美戰(zhàn)神,而是一個在極致的好勝心驅使下,冷酷嚴厲、刻薄偏執(zhí)的暴君
理解精神分析的zui佳方式仍然是追溯其起源與發(fā)展。Freud,1923a(1922),《弗洛伊德:全集(德文版)》第十三卷,21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學著作全集(標準版)》第十八卷,235 作為心理治療中zui為歷史悠久、目前(國內)發(fā)展zui成規(guī)模的流派,精神分析以其復雜和深邃而聞名。面對這一學派
這是關于馬基雅維利這位至關重要的意大利哲學家和《君主論》作者的圖畫通識讀本。馬基雅維利關于治國的經典著作《君主論》出版于四百多年前,至今仍有爭議,因為它具有驚人的坦率性。本書追溯了這位矛盾的現(xiàn)實主義者多姿多彩的生活,他清醒的愛國主義精神使他成為第一位真正的現(xiàn)代政治學家。馬基雅維利被認為是后現(xiàn)代公民社會辯論的核心。本書將
《博爾赫斯談話錄》是博爾赫斯極具代表性的一部訪談集,從1966年美國作家理查德·斯特恩的訪談開始,到1985年博爾赫斯前往瑞士前在阿根廷接受的最后一篇訪談結束,共計十六篇,跨度長達20年,由理查德·伯金編輯成冊。在這些訪談中,博爾赫斯廣征博引,縱談文學、閱讀、寫作、哲學、失明、生死,從中顯示出博爾赫斯不僅是一位坦率、幽
本書作者徐思眾為我國珠心算教育專家,20世紀90年代因其精湛的專業(yè)教學和研究能力受到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接見,后被馬來西亞政府禮聘為國家珠心算教育顧問,他和馬爾蒂爾因此結緣,相識相知近30載。全書共分為9個篇章,具體內容為:第1章回憶了“我”結緣馬哈蒂爾的起因及二人第一次見面的細節(jié);第2章講述了“我”如何用中國傳統(tǒng)文
本書是一部研究漢娜·阿倫特與以賽亞·伯林兩位思想家的傳記。他們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兩位思想家,同為猶太知識分子,人生經歷有諸多相似之處,卻在歷史和哲學的核心觀點上存在根本性分歧。書中首次講述了這兩位杰出人物之間充滿矛盾的關系,并展示了他們的分歧如何繼續(xù)為今天的思想研究提供借鑒。本書以大量的檔案資料、生動的敘述、精彩的
本書將以首部評書與文字相結合的C羅傳記作為基底,增補內容、升級裝幀精心籌劃的一部特裝版圖書。全書記述了從C羅出生直至2024年歐洲杯到來前這39年間的故事,全方位展現(xiàn)了C羅的成長過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C羅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并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全書用一百單八章,超過23萬字的海量敘述,輔以數(shù)十張高清大圖,將C羅的
1976年,導演米歇爾·波爾特將對杜拉斯進行的訪談制作成紀錄片《杜拉斯的住所》(時長1小時46分鐘),在法國電視臺分兩集播放,1977年,訪談內容在Minuit出版社出版。訪談內容涉及兩次深度訪談,一次在杜拉斯位于伊夫林省的家中拍攝,另一次是在特魯維爾的前黑石旅館。第一次采訪中的房子是杜拉斯在世上居住得最久的地方,她回
本書是美國著名音樂記者查爾斯·R.克羅斯寫就的權威科特·柯本傳記。作者通過4年的調查、400多次采訪以及對柯本未出版的日記、歌詞和家庭照片等珍貴資料的抽絲剝繭,生動再現(xiàn)了這個傳奇搖滾巨星短暫而熾烈的生命足跡——從悲慘的童年到孤苦的青春期,再到在阿伯丁進行音樂探索的日子,直至最終成名后在公眾和媒體的巨大壓力下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