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典》(以下簡稱《百部經典》)首批10種圖書之一種。百部經典編纂項目是一項國家重點文化工程。在中宣部支持指導下,由文化部委托國家圖書館組織實施。該項目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著名學者、中央文史館館長袁行霈擔任編纂委員會
本書系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百部經典之一。陳鼓應先生解讀《莊子》,包括導讀、原典、注釋、點評等部分。陳鼓應先生對莊子其人、其書介紹、注釋正確、清楚,能夠反映當前《莊子》研究新成果。善于提煉莊子思想中*重要、*有價值的部分。引經據(jù)典,旁搜博采,又通俗易懂。把握精華,提煉得當,解說精到。
近年來,儒家在當代中國思潮中異軍突起,再次自成一家,與自由派、新左派構成三足鼎立之勢,影響力越來越大。本書主要匯集2016年度發(fā)生在儒學領域的重大思想文化熱點,既包括文化評論,也包括學者對談及媒體采訪,集中反映了中國儒學*進展情況和現(xiàn)狀,見證當代儒家重大事件,主要聚焦于政治儒學與心性儒學的討論、康有為思想的回潮、民間讀
法家是什么?為什么說法家是真正的國家主義者?造就強大國家的途徑有哪些?法家是怎樣以人性為依據(jù)確定治國方針的?一個合格的君主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君主怎樣對待臣子才能符合自己的利益?在君主眼中,民眾是怎樣的?法家是如何看待和運作法、術、勢的?法家為什么反對把道德作為治國的依據(jù)?法家思想在歷史長河中有著怎樣的傳承和流變?帶著這
孔子的圣人光環(huán)遮蔽了他*純真質樸的生活哲學,本書還原出一個歷久彌新的真實孔子他的生活,他的困境,他的奮斗,他的智慧! 本書作者王大毛超越時空與文化的藩籬,將《論語》置于人類文明與思想的大歷史之中,讓孔子和保羅、尼采、德魯克等西方哲學家、思想家直接對話。作者認為,經歷了這樣的熔煉,而不是繼續(xù)局限在漢語語境的小圈子內自我陶
《道德經》,原稱《老子》,又稱《道德真經》、《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河上公,亦稱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齊地瑯琊一帶方士,黃老哲學的集大成者,黃老道的開山祖師,其老子注《河上公章句》
精選《易經》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糅合現(xiàn)代風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結構統(tǒng)一,包括以下板塊: 【名句的誕生】呈現(xiàn)原文,同時節(jié)錄上下文,有助于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 【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 【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
《易經的智慧》從《易經》六十四卦的本意出發(fā),以生動的事例和精到的點評對《易經》中有關如何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齊家立業(yè)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淺出的闡釋,把《易經》的智慧導入現(xiàn)代社會的生活情境中,幫主讀者更透徹地領悟《易經》,用《易經》的智慧來成就事業(yè)和人生。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匯編,又被簡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一共20卷。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一串的意思,語是話語在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建議漢武帝采納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口號。論”讀音為“輪”,從字面上理解,《論語》即為言論的匯編。東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學編集的《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言語行事的重要儒家經典。自西漢以來,《論語》所表述的孔子學說,迅速擴展,其影響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倫理道德等各個領域,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標識。有關《論語》的章句注流也累代不絕。我們要了解傳統(tǒng)文化,首先必須要了解儒家的學術思想。要講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