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月國的國王被魔王控制了精魂,每個月圓之夜都要殺死自己的一個親生兒子。國王的第十九個兒子在即將遭遇殺戮之際,逃至深山,經(jīng)高人指點,這其中隱含了一段棲月國二十年的恩仇舊事,而這場災難,只有一個“極美之人”才能化解。為了解救自己以及兄弟們,十九公子和大將軍的女兒一起踏上了尋找這位“美人”的旅途。途中他們經(jīng)過了高塔國、鳩尾國
本書是2019年度陜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吳克敬文集》中的一種。本部小說選材來自民間真人真事。作為善于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吳克敬在小說中刻畫了9位出身、教養(yǎng)、職業(yè)、性格迥異的陜北女性。但非同其他以女性為主角的小說,《分骨》中設置的主角為一位男性婦科醫(yī)學專家鎖子。通過鎖子與她們之間不同的關(guān)系糾葛,將這9位女性的生命軌跡交
本書是2019年度陜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吳克敬文集》中的一種。《乾坤道》講述了老中青三代知識青年反哺乾坤灣的故事。曾經(jīng)為了革命理想奔赴延安的道老漢,秉承著老祖宗做人要講道道,做事要講道道的原則,曾經(jīng)東渡黃河打過日本鬼子,多次立功受獎,卻在全國解放后,又黙黙地回到乾坤灣,以他人無法想象的毅力,守護他曾經(jīng)的愛情,并因此影
本書是2019年度陜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吳克敬文集》中的一種。本部長篇小說曾于2011年獲第十四屆中國人口文化文學獎。故事由“心愿卡”“拐喜”“你說我是誰”三部分組成,圍繞著溝河村的留守兒童、中學生豆芽展開,通過豆芽離鄉(xiāng)、被拐、重獲自由、父母離異、失學、打工等等生活軌跡的追蹤式描摹,對留守兒童這個社會性話題及中國家庭
本書是2019年度陜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吳克敬文集》中的一種,收錄了《手銬上的藍花花》《含淚的信天游》《棗樹圪梁棗花香》《馬背上的電影》四部中篇小說。其中,《手銬上的藍花花》描寫了來自閻家溝的西府女子閻小樣,因新婚之夜誤傷丈夫顧長龍致死而被判為死緩,卻在被押往省城監(jiān)獄途中展現(xiàn)出人性的良善和美。這篇小說于2010年獲第
本書是2019年度陜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吳克敬文集》中的一種,是一部農(nóng)村女性題材的長篇小說。通過渭河邊三個嫁到谷寡婆村的新娘不同的人生際遇,展示出改革開放后,時代進步給農(nóng)村帶來的變化和激起的矛盾。懵懂善良的惠杏愛在新婚第三天遭遇丈夫與婆婆的離世,成為新寡的她獨自撐起支離破碎的家并贏得人們的尊重;敢愛敢恨、內(nèi)心叛逆的上
本書是茅盾文學獎得主徐則臣的中短篇小說自選集。 花街是徐則臣的紙上故鄉(xiāng),他說過“早晚以花街為名出一本主題小說集”,本書就是兌現(xiàn)之作,他從自己眾多作品中選取最想推薦給讀者的九個故事,冠以珍視的“花街”之名,于是有了這本《花街九故事》。在書中,花街內(nèi)外人來人往,石碼頭、青石板路、小院、門樓,肉攤、商鋪,屠夫、掛紅燈籠的妓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xiàn),一方面真實地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shù)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做的對于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
清代王金范選刻的《聊齋志異》首次印刷便為介景堂刻本,底本現(xiàn)藏于北京市文物局,由于世所稀見,該刻本對于了解和研究《聊齋志異》早期版本的雕印、流傳有著重要的文獻史料價值和傳播價值。此本為選刻本,宋允睿跋稱之曰“摘抄”,版心上端亦留有“志異摘抄”字樣。全書收文275篇,其中11篇系從原篇分出之后附文。與其他不同處是打亂原來的
本書以寶應百年老字號、省級文保單位——同松藥店為文學場景,以保存完好的千年古街——小新橋街為文學背景,以山陽鎮(zhèn)百歲老藥師為文學原型,以大運河淮揚段居民深耕細作的江淮大地作為文化土壤,講述蘇北醫(yī)藥世家為代表的江淮運河兒女的時代境遇及選擇,彰顯動蕩不安年代的人性光輝和普救世人的美德,以及當時條件下青年的成長和覺醒。小說集運